產油國聯手能否保得了油價?
另外,在目前的情況下,產油國聯手能否保得了油價也受一些業內人士質疑。目前,不少國內外分析人士對于國際油價本輪下跌的原因較為認可的是產量過剩以及經濟增長放緩。而這兩個問題不太容易因為OPEC國家的減產得到解決。
總部設在巴黎的國際能源署日前發布月報,明確表示在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和美國頁巖油“井噴”的背景下,全球原油市場已經進入了一個新時代。美國能源信息局日前發布的報告稱,今年以來國際油價大跌的主要推手包括:全球經濟偏弱導致原油需求增速放緩,利比亞等國的原油產量上升,以及美國頁巖油產量逐年增加。
高健對中新網能源頻道表示:“如果產油國聯手的話,對油價的支撐力度還是很強的,但影響力估計很難持久。因為在OPEC整體限產的情況下,原油價格隨之走高,那么就會進一步刺激美國的頁巖油生產。而隨著美國頁巖油產量的進一步提升,OPEC減產的作用就會大打折扣。這也是目前OPEC最擔心的一點。”
不過也有一部分業內專家認為通過減產的可能性也很大。董秀成在接受中新網能源頻道采訪時表示:“為了共同的利益,減產通過的可能性較大,但是多少幅度不好說。因為像沙特等一些不是很積極的國家,其實油價下跌對他們的經濟影響也是很大的。”
那么,如果OPEC減產,會否讓國際油價結束下跌,從此走入上升通道?“這個不太可能,限產最多能夠穩定住目前的油價水平,不至于繼續下跌。”
隆眾石化網分析師李彥在接受中新網能源頻道采訪時也表示:“如果OPEC作出減產決定,肯定可以提振油價。”
“如果OPEC大幅減產,國際原油期貨價格肯定會強勁反彈。但如果只是10萬桶、20萬桶,對市場的影響就很小,持久力也會小。如果是50萬桶、100萬桶甚至更多,影響也會更持久。”
國內油價“九連跌”希望大
在有市場預期OPEC可能在27日的會議中通過減產穩定油價的預期下,國際油價在近幾日迎來連續反彈,不過并不穩定。由于擔心OPEC減產不足以控制超供,加上中國宣布降息等經濟政策因素的影響下,歐美原油期貨11月14日再次下跌。
由于本輪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將于本周五(11月28日)24時開啟,11月17日召開的OPEC會議也成為影響本輪油價調整的一個關鍵因素。
“月底在OPEC會議召開前,觀望情緒仍占主導地位,國際原油或將以窄幅波動為主。頻繁震蕩的油價使得本輪原油變化率跌幅有所收窄,但依舊遠遠超出調價紅線,本周五國內油價仍將迎來成品油‘九連跌’。” 隆眾石化網成品油分析師徐瑩對中新網能源頻道表示。
據隆眾石化網數據顯示,截止11月24日,參考主要指標原油品種綜合變化率為-5.39%,預測對應下調幅度約240元/噸。
中宇資訊分析師孫曉飛也認為國內油價“九連跌”幾無逆轉的可能。他表示,以目前原油價格測算,除非自明日起原油現貨均漲8美元并持續運行至計價周期結束,本輪調價才有擱淺可能,但據目前原油走勢看來,“九連跌”已定局。
?
相關鏈接:
油價周五將迎九連跌:每噸下調150元至180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