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有著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條件,這是海南發展的有力保障,我們必須管理和保護好生態環境。”17日,省國土廳有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國務院政策措施落實中存在問題的整改工作,省國土廳作為牽頭單位,從大力推進工業源減排工作、加強黃標車和老舊車淘汰力度、加強污染源治理、加強環境監測和信息發布等五大方面入手,確保我省空氣和水源生態環境朝更好的方向發展。
火電機組、水泥廠脫硝改造進展順利
據了解,省國土廳大力推進工業源減排工作,加強電力脫硝改造。一是加快火電機組脫硝改造進度。華能東方電廠1號機組已于10月26日完成脫硝催化劑更換;海南電網對海口電廠機組脫硝改造的計劃已上報省政府,待審核批準后組織實施。二是已將昌江華盛、華潤、鴻啟等3家水泥企業申報的4條水泥生產線脫硝改造項目納入減排資金補貼滾動項目庫。目前,包括上述項目在內的2014年度減排資金補貼名單按規定程序已在《海南日報》公示并報省財政廳審核。
已淘汰黃標和老舊車15252輛
加快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方面,省國土廳已全面測算我省的黃標車和老舊車淘汰的財政補貼經費,目前正與省財政廳和商務廳聯合提請省政府印發實施《海南省提前淘汰黃標車和老舊汽車財政補貼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代擬稿)》。同時,省國土廳正與省公安廳聯合提請省政府印發《關于加強黃標車和老舊車淘汰工作的通知》,對加快我省黃標車和老舊車淘汰工作進行布署。
截至2014年10月底,我省已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15252輛,完成2014年度黃標車和老舊車淘汰任務的76.26%。
已立案查處違法案件114宗處罰款868萬元
加大污染源治理方面,全省各級環境執法監察系統認真落實飲用水源地保護和大氣污染防治的各項措施,全面加強對重點國控企業、城鎮污水處理廠、畜禽養殖場和垃圾填埋場等監管力度。加強環境監察和現場監督檢查,對轄區內的飲用水水源地進行排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截至2014年10月底,我省共出動執法人員2311人次,檢查企業680家次,立案查處違法案件114宗,處罰款868萬元。
18市縣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已納入監測范圍
加強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方面。省國土廳建立了水源地水質例行監測制度,將監測范圍延伸至村鎮飲用水源地,涵蓋市縣、鎮和村三級飲用水源地保護區。至2014年10月底,除三沙市外,全省18個市縣全部27個縣城以上城市(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和已劃定的195個村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區納入監測范圍,對飲用水源地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和準保護區水質定期開展監測,編制和發布水質月報。另外,海口市和三亞市還在重點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建設水質自動監測站,實時監控水質狀況,為飲用水源地環境監管提供科學依據。
已完成9市縣31城鎮、重點旅游景區、工業園區自動監測站點建設及數據聯網
加強污染源監督性監測和信息發布方面,省國土廳一是做好污染源監督性監測。組織全省對60家國控重點污染源及62家省控重點污染源進行監督性監測,編制國控重點污染源監督性監測報告139份,為我省環境監管和主要污染物減排等工作提供詳實的數據資料和有力的技術支撐。二是加快建設先進的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預警體系,加強空氣質量監測和信息發布。
截至10月底,已完成海口市、三亞市和儋州市等9個市縣31個城鎮、重點旅游景區、重點工業園區自動監測站點建設及監測數據聯網,通過省政府網站、省國土廳門戶網站以及重要公共場所人民日報電子閱覽終端等載體實時發布海南省環境空氣質量信息,宣傳我省優良的空氣質量,為我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提供技術支持。其余市縣25個城鎮、重點旅游景區、重點工業園區空氣自動站建設正穩步推進,計劃年底前完成建設和投入運行。
?
相關鏈接:
環境保護部發布城市空氣質量狀況 海口排名第一
環境保護部發布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 海口排名第一
海口垃圾發電讓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雙贏
海口市環境保護監測站辦公樓夜晚無人 大廳燈火通明
海口列全國宜居城市前三 環境保護打敗“城市病”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