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是一種思維,是一種考慮未來的方法。開放、透明、合作,都是互聯網的精神。當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結合起來,將會極大推進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增強企業競爭力
上市可以看作企業發展的一個里程碑,但一定不是終極目標。上市不改變任何東西,該吃飯吃飯,該睡覺睡覺。如果眼睛就盯著每個季度的財務報告,目光就短淺了。做公司要有大夢想、大目標,等把公司做成了,再上市也不晚。
阿里巴巴用了十四五年才上市。阿里巴巴的首次公開募股創下紀錄,這份驕傲不僅屬于阿里巴巴,也屬于整個中國互聯網行業,彰顯的是中國整體國力的提升。如果把創業的目標設為首次公開募股超越阿里巴巴,那是幼稚可笑的。
那么,在互聯網時代,如何做企業呢?
核心在于要有互聯網思維。互聯網是一種思維,是一種考慮未來的方法。開放、透明、合作,都是互聯網的精神。當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結合起來,將會極大推進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增強企業競爭力。
僅僅3年前,小米第一代手機上市銷售時,第一個月賣出1萬部,銷售額不過2000萬元。而今年上半年,小米手機產能達到2600多萬部,全年完成6000萬部幾無懸念。我們是一家手機公司,但插上了互聯網的翅膀,這幾年發展迅速,并且極具競爭力。總結我們如何借助了互聯網東風,主要有以下幾個關鍵點:
首先開放。開放表現在“從群眾中來,和群眾在一起”。我們的手機許多功能都是用戶提出來的,我們每個星期出一個更新的版本,每周迭代到了今天,智慧是大家創造的。我們也歡迎那些對我們有抱怨的公司一起來合作,他們也會發現我們是一家特別開放的公司。
其次透明。我們出了一本口碑營銷內部手冊《參與感》,當時我們也有爭議:能不能把公司內部經驗公布出來?同行會不會借此打壓我們?最終我們覺得,自己的經驗可以復制。
就像我們做手機,其他品牌并沒有死掉,大家比成本、比效益、比品質,整個產業就更好了。如果比誰做得更差、賣得更貴,那經濟就沒有希望了。
最后合作。一年前,我們開始啟動“生態鏈計劃”,當時就想能不能把小米“復制”100家。現在已經“復制”20家了。去年8月,我們給南京一家創業公司投資做移動電源,產品在去年底上市銷售了。然后又投了2000萬元,希望一家企業把插線板做成藝術品。“復制”的那些公司,也豐富了我們自己從應用到服務到硬件的生態鏈。
我們希望國產品牌在競爭時,“槍口”抬高一尺。全球市場這么大,我們可以通過模式創新,一起推動產業進步。
?
相關鏈接:
用互聯網思維提升共青團工作?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