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登革熱疫情期間,媒體多次報道公眾拒絕滅蚊行動,甚至出現扔磚塊砸車等行為。這其中除了基層政府信息公開不到位,以及個別民眾行為極端等因素,更多的是公眾對政府的不信任。
“埃博拉”病毒在西非肆虐之勢未見消弭,東南亞地區又被“登革熱”疫情籠罩。與這些地區有密切貿易往來的廣東自然無法幸免。截至9月29日零時,廣東省共確診登革熱11867例,較2013年同期上升1689.89%,死亡4例。央視等媒體稱,廣東正遭遇20年來最嚴重的登革熱疫情。
然而,近段時間,媒體卻曝出有民眾阻撓滅蚊行動的消息。KCIS將此類行為整理如下:
關于民眾阻撓滅蚊行動的報道
9月22日,廣東省疾控中心也集中通報了廣州市動物公園、廣州市鐵路集團、廣州機施集團、黃埔大沙街等單位,以及多個工地、居委會不配合滅蚊、阻撓登革熱控制的事件。
不少媒體質疑,在廣東遭遇登革熱“大爆發”的關頭,為何會出現這類應對“尷尬”?
區以下基層政府 信息公開不充分
經歷了2003年非典、2010年甲型流感,“身經百戰”的廣東政府在重大疫情應對上已積累了不少經驗。
以此次登革熱疫情為例。自6月份廣東首現登革熱輸入型病例開始,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就開始在其官網發布疫情預警信息,并每隔一星期發布“廣東省近期登革熱風險提示”。在“媒體報道”一欄集中更新關于登革熱疫情的最新新聞。廣東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則從9月22日起在其官網每日公布“廣東省登革熱疫情通報”。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也在其官網發布“廣州市蚊媒密度監測日報”。
應對疫情期間,廣東省的領導也作了不少部署工作,廣州市市長陳建華甚至兩度撂狠話,“對防控不力導致疫情蔓延的,要堅決追究黨政主要領導責任”。
從省市政府層面看,有關部門在疫情應對,尤其是疫情信息公開方面可謂是可圈可點。不過,在區級以下的基層政府層面,疫情的信息公開工作似乎并不樂觀。
KCIS為此對廣州市各大區政府、街道辦官網進行搜索發現,關于登革熱的有效信息寥寥無幾,大部分信息都集中于報道領導對登革熱疫情的重視以及視察情況。
?
相關鏈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