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踏上年內第二次歐洲之行,10月9日開始出訪德國、俄羅斯和意大利,并訪問聯合國糧農組織總部,出席第十屆亞歐首腦會議。前駐德大使梅兆榮在李總理訪德前夕表示,李總理這次訪問德國,將為“全方位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制定行動綱要和長期規劃。此外,“創新伙伴關系”是在雙邊“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總體框架下著眼于創新提出的新雙邊關系,這次政府磋商中,將明確和細化創新伙伴關系內涵,為“創新伙伴元年”的落實提供政策支持。
看點1:
中德政府磋商
確定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細化方案
今年3月28日,中德發表《建立中德全方位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雙方決定建立全方位戰略伙伴關系,發展互利的創新伙伴關系,并將在下輪政府磋商中予以細化。
梅兆榮對記者說:“李總理這次訪問德國,主要是參加中德政府磋商。這種政治磋商方式,有利于雙方的溝通協調和政策的貫徹落實。其重要內容是要為‘全方位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制定行動綱要和長期規劃。”
梅兆榮透露,來自外交部、發改委等部門的10多位領導長將出席此次中德政府磋商會。且通過緊鑼密鼓的前期準備,細化方案實際上已初具雛形,雙方已通過外交渠道達成基本共識,將由雙方最高領導層最終確認。
看點2:
“創新伙伴元年”
重點明確“創新伙伴關系”內涵
今年7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同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會談時還強調,要深化兩國創新合作,中方愿作為合作伙伴國參加明年漢諾威電子、信息和通信博覽會,并共同辦好“2015中德創新合作年”。
目前中德兩國都面臨著城鎮化、工業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的“新四化”的發展契機,兩國都不滿足于現成的發展模式,需要用技術的創新來刺激經濟發展,用機制、體制創新來避免固步自封的發展瓶頸。就此雙方找到了共同的著力點,然后再來謀求合作,共同發展。
梅兆榮表示,李克強總理上任后首訪德國,就奠定了“創新伙伴關系”的基礎,今年3月的聯合聲明將之正式寫入官方文件。此前兩國元首多次會晤,兩國在經濟、技術、貿易上已達成很多共識和協議。而協議的執行和落實需要時間,因此,這次訪問盡管濃墨重彩,但重點可能在于制定行動綱要和明確創新伙伴關系的內涵上,不會再大規模的簽署協議。
?
?
相關鏈接:
一次內容豐富的務實訪問——專家前瞻李克強總理歐洲行五大看點?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