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30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外匯管理局經常項目司司長杜鵬表示,外匯管理部門在全面開放的經濟框架下,實施新時期深化外匯管理改革的“五個轉變”,即從重審批轉變為重監測分析,從重事前監管轉變為強調事后管理,從重行為管理轉變為更加強調主體管理,從“有罪假設”轉變到“無罪假設”,從“正面清單”轉變到“負面清單”,在防范異常資金流動風險的基礎上,有效促進了貿易便利化,助推實體經濟健康發展。
企業付匯周期縮短
目前,外匯局累計取消了65項外匯管理行政審批項目,占比超過全部審批項目的73%;已宣布廢止和失效規范性文件近700件。在經常項目管理中,2009年以來共取消了82%的行政許可,整合廢止了80%的法規,其中,僅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外匯改革就分別廢止了123件和52件法規,合計175件,在此基礎之上,分別建立起以一個指引、一個細則和一個操作規程為主體的簡明、清晰的法規制度。
杜鵬介紹說,兩項改革使絕大多數市場主體受益,有效促進了貿易便利化。比如,貨物貿易改革后,企業單筆平均收、付匯時間分別縮短70%和85%,業務辦理效率大幅提高。此外,企業往返外匯局、銀行之間的“腳底成本”大為減少,投入的人力資源減少了三分之一。根據企業調查數據和企業數量測算,改革實施一年后,全國外貿企業節省的人工、交通等費用達到近48億元人民幣。
取消行政審批后,外匯管理部門主要靠監測分析以及后續管理。目前主要依托先進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對企業和個人的資金流、貨物流等信息進行分析對比,并通過與海關、稅務、商務等部門的信息共享,實現對交易主體全面、及時、準確的數據監測。據相關調查,監測分析效果明顯。從全國范圍看,截至2014年5月底,外匯局已將監管視線從54萬家名錄企業聚焦到8萬家到9萬家重點監測企業,對3584家B類企業、623家C類企業實施嚴格監管,注銷了3793家“空殼企業”,將300多家企業移交外匯檢查部門,一共處罰了189家違規企業。
嚴厲打擊虛假貿易融資
杜鵬在回答記者關于打擊虛假貿易融資有關問題時表示,對于虛假的、構造性的貿易,外匯局長期以來一直保持關注。2013年12月,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了關于完善銀行貿易融資外匯管理的通知,要求銀行在積極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基礎之上,對貿易融資特別是90天以上的遠期貿易融資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認真審查,同時也要求銀行,無論是企業貿易融資是不是足額交付了保證金,都要針對不同企業的特點,按照企業是否存在一些異常的交易行為等,進行真實性審查。同時,加大了對異常企業的關注,特別是對遠期貿易融資規模異常增長而且具有典型套利交易特征的企業加強了監測。
杜鵬透露,外匯局同時加大了對銀行和企業違法違規處罰的力度。截至2013年底,外匯局對涉及貿易融資的企業發出1500多份風險提示函,要求企業說明情況,指導企業開展核查。當月新增加的B、C類企業就達到251家,其中B類企業達到193家,C類企業達到58家。2014年一季度,轉口貿易的收支差額同比下降了26%,環比下降29%,90天以上的遠期信用證的簽約額環比下降了3%,余額的增速下降了11個百分點,收效十分顯著。
經常項目順差占比下降具有積極意義
杜鵬介紹,我國的經常項目外匯收支具有三個主要特點:一是規模大、增長快。自2001年加入WTO以來,我國經常項目外匯收支規模迅速增長,年均增幅為56%,2013年達5.14萬億美元。二是在外匯收支的“總盤子”中占比大。2001年以來,年均占比達到70%,是我國外匯收支的重要組成部分。三是經常項目順差占GDP的比重逐步降至國際認可的合理標準以內。目前已連續三年低于3%,2013年僅為2%,2014年一季度進一步降至0.3%。
杜鵬表示,前幾年“三駕馬車”中,凈出口對經濟的貢獻率較高,近年來占比回落。據統計,2010年起,我國經常項目收支順差占GDP的比率就已經回到了國際公認的合理的標準之內,這種變化是我國近幾年堅持擴內需、調結構、減順差、促平衡的結果。總體來看,占比下降至合理范圍,對我國收支平衡具有積極意義。
跨境電子商務獲支持
杜鵬表示,外匯管理部門主要從資金收付角度支持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目前在北京、上海、深圳、重慶、杭州共有22家企業進行試點,下一步試點擴展仍在研究中。
杜鵬表示,跨境電子商務是我國目前積極扶持的一項業務,從管理職能上來講,外匯管理部門主要對企業收支、匯兌行為進行監督管理,主要是從資金收付角度予以支持。跨境電子商務機構和個人通過第三方支付完成資金轉移,目前在北京、上海、深圳、重慶、杭州共有22家企業進行試點。
他說,企業開辦此項業務,首先要取得人民銀行的第三方支付許可證。在取得許可證之后,外匯局要求企業必須有一個對外的電子網絡的支付系統,在系統建立基礎之上,通過驗收達標才允許其辦理業務。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第三方支付量還不是很大,因為外匯局規定了一些金額,如在服務貿易項下規定了一些商品范圍,貨物貿易項下只允許辦理小額等值一萬美元以下的付款。
經常項目外匯管理改革進一步深化
杜鵬表示,外匯局將進一步深化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等經常項目外匯管理改革。一是大力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配合國家新一輪對外開放戰略,支持上海自貿區和各類特殊經濟區域的發展,在外匯管理領域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體制機制;支持跨國公司發展,為跨國公司資金集中管理提供更多的外匯政策支持;推動出口升級和貿易平衡發展,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為個人開展對外貿易提供外匯政策便利,為邊境貿易發展提供政策支持。二是嚴守風險底線,加強跨境資金流動監管。密切關注國際經濟金融動態及對我國外匯形勢的影響,特別是美國QE政策退出進度、方式等對我國外匯形勢的影響,做好應對預案。加強對重點企業的監測和對銀行表內外融資產品等重點業務的專項監測,防范構造貿易重新抬頭。三是提高認識,加快人才隊伍建設,按照“五個轉變”要求實現管理的全面轉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