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9月14日消息(海口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敬儒)規劃是城鄉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地區發展建設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在海南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的“2014中國城市規劃年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規劃專家學者圍繞“城鄉治理與規劃改革”的主題進行交流探討。如何從規劃層面破解城市交通擁堵等城鄉突出問題?幾位專家學者都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海口應強化公共交通系統規劃
近幾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海口的汽車越來越多,也隨之帶來了車輛擁堵的問題。有關部門近幾年也多次進行了海口城區道路的擴建和改建,但車輛擁堵問題卻仍較常見。
城市交通擁堵的主要原因是汽車大量增多了,還是我們的城市規劃有問題?“兩者都有”。面對著記者的提問,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鄉規劃司司長孫安軍非常明確地說。
孫安軍認為,以前在計劃經濟時代,就業和居住往往是結合很緊密,一般是前面是廠,后面是宿舍,兩點之間的距離非常近,城市交通相對簡單。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就業的選擇出現了多樣性,并且隨著我們住房商品化的發展,人們住房的選擇也是商品化的市場選擇,這兩個市場選擇就導致居住和工作的分離,工作地點和工作單位之間的距離變大了,自行車、步行已經不行了。現在就是規劃得再好,就業和居住的平衡也很難做到,因為小汽車越來越多,但我們的空間和土地有限。
如何化解這個矛盾呢?孫安軍認為,我們要應對這個問題,就要采取強化公共交通系統的規劃來解決,包括大運量的軌道交通,包括地面交通和輕軌、步行等系統規劃,把人們以小汽車出行為主轉化為公共交通出行為主,這個才是城市交通問題解決的辦法。
海口如何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呢?孫安軍通過對海口交通的把脈后認為,海口的東西兩個方向拉得很長,交通壓力相對會大一點,而南北兩個方向卻窄一點,交通可能壓力不大,所以要在東西方向上,加大大運量客運交通的規劃,讓東西方向更加便捷,使人們放棄小汽車,選擇公交車出行。
市政府明確提出,今年和今后一段時間,我市道路交通工作重點要解決好四個方面:一是優先發展公共交通;二是科學平衡流量;三是完善道路設施;四是優化道路組織。隨著集裝箱、散雜貨、滾裝客運功能西移至馬村港和新海港,海口市內交通壓力將得到有效的緩解。
解決城市交通擁堵重在調整城市功能
城市交通擁堵,在全國各大城市,越演越烈。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是減少汽車量還是科學規劃?昨天,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公共財政與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毛壽龍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主要還是重在調整城市功能,科學規劃城市功能對解決交通擁堵問題有著重要作用,尤其是大城市的交通問題更加深刻證明了這一點。
毛壽龍說,城市的發展是為了讓人們生活更美好,而不是由于城市化而導致居民的生活痛苦指數增加。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重點在科學決策和規劃方面,要加強城市規劃和交通規劃的協調進行,保證各級交通決策部門和管理部門相互配合,消除部門分割造成的失誤;從我國現實情況來看,要緩解城市交通擁堵,還是要大力發展公共交通。但不是單從形式上開辟一兩條公交專用道就能夠解決的,公交優先涉及城市規劃、路網設計、信號技術以及各種交通方式的合理安排和銜接等多個層次的內容,要切實實施公交優先,必須綜合考慮、整體規劃。
說到規劃的重要性時,毛壽龍認為,城市規劃,過去我們重視很多技術的含量,也包括文化的含量。但是未來我估計治理的維度應該會越來越受到各個方面的治理。
毛壽龍認為,對于城市未來的發展來講,一個是國家應該是有限的國家和政府,對于城市來講需要有一個開放的治理結構,而這個開放的治理結構和城市本身的財政結構和公共服務的結構是有關系的。對大城市來講,未來的發展實際上更多地要往國際性大都市來走,我國目前還沒有國際性大都市。去看倫敦,看不出倫敦是英國人居住的。去看紐約,紐約的朋友認為紐約不是美國,因為紐約是世界的,紐約有各種各樣的人。你要看典型的美國人要到其他地方去看。所以一個中國的城市,上海、廣州甚至海口,要變成世界性的大都市,至少這個地方它不是本土的,肯定是世界性的,我們的一系列城市治理的結構和相關的政策都應該向世界開放。
一個好的規劃能讓
城市發展更加健康
“城市不是規劃出來的,一定是發展出來的,但是一個好的規劃能夠讓城市發展得更加健康。”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理論的提出者,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李曉江認為,治理跟管理可能真的是一個非常大的變革,甚至可以把它稱之為十八大最重要的創新。治理問題,其實更重要的是規劃在這個實踐過程當中越來越深切地體會到,如果沒有一個好的治理結構,不可能有一個健康的城鎮化。
他認為中國經歷了三十年的快速發展以后,社會結構向穩定的結構轉向,根源在于治理的模式,我國30多年的改革開放走了一條越來越單一化的治理模式,就是說政府無處不在無所不管無限責任,在這種模式下必然導致政府會去尋找更多的權利,成為一種萬能性的政府。
李曉江指出,國家治理的三種力量是國家、市場、社會,三種之間是互補支撐,同時也存在著非常劇烈的博弈。國家利用法律、軍隊、行政稅收等等來維護國家的穩定,促進國家的發展。市場通過價格機制跟競爭機制來實現資本增值、優化資源配置,它的重要的表現形式是市場體系。社會的治理更多地是要通過不同群體、不同階層的聚合來表達他們的訴求,來維護他們的利益,來獲得一種博弈的平衡,那么它的平衡是互助跟維權,是用約束來達到融合,這個是一種共生的原則。
?
相關鏈接:
2014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海口開幕 多位專家共商規劃大計
陳辭:科學規劃定位海口的發展思路和目標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