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走訪海口瓊山一小附近發現:
又擠又吵存衛生和消防隱患
一小區里扎堆20多個學生寄宿點
9月1日,又到了小學開學的日子,記者在海口市瓊山第一小學走訪發現,眾多的小學生寄宿點老板公然在校門口舉牌招生,而這些寄宿點都集中在瓊山百貨公司職工宿舍區的民房內,飲食衛生、消防安全等都讓人擔憂。但家長們也很無奈,因為中午實在沒時間接送小孩。面對剛性需求,不夠完善的寄宿點又該何去何從?
寄宿點老板校門口舉牌招生
1日上午10時30分,正當瓊山一小放學時間,記者順著接送小孩的家長“大軍”擠到校門口,看到不少舉著牌子招生的寄宿點老板。
軍嫂寄宿輔導中心的一名女子表示,“現在床位很緊張了,要不快點,就沒有床位了。”
該女子介紹,只寄宿中午,有床位睡覺,午飯是兩素兩葷,收費只要350元/月,每個學期還要額外交50元的水電費。住宿地點就在學校旁邊的小區。
記者又詢問小銀星寄宿點,收費均是350元/月。一寄宿點老板透露,附近的寄宿點其實早就統一好了價錢,去哪個寄宿點都是這個價。
飲食和安全問題堪憂
軍嫂寄宿輔導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員帶記者到寄宿點里面看看。走出校門往左走約100米,就到了瓊山百貨公司職工宿舍小區,大門口張貼著大量學生寄宿廣告,小區里多個陽臺也打出了招寄宿學生的廣告,記者粗略數了數,這個占地面積并不大的小區里,足足有20多個寄宿點。
記者在軍嫂寄宿輔導中心看到,這個寄宿點其實就是一間民房,3房1廳。3個房間里擺滿了上下鋪的架子床,其中最大的一間房間,擺放了5張架子床,幾名小學生正在上鋪跳來跳去,忽略了可能摔下來的危險。
走進廚房里,一名中年婦女正在燒菜,熱得滿頭大汗,沒有戴口罩,也沒有戴帽子。煮好的菜一部分擺放在廁所外面,一部分放在客廳里,都沒有任何遮擋。
隨后,記者又前往7棟的2樓走訪,一大群小學生正圍著大廳的一臺電視看動畫片,因為人很多,每名學生都熱得滿頭大汗。寄宿點的工作人員不停地催促學生們準備吃飯了,可孩子們舍不得離開電視機。
記者走訪發現,該小區的寄宿點面積一般為90平方米左右,大約有20個寄宿學生,顯得非常擁擠。同時,如此多的學生聚集在一起,如果發生火災等意外事故,后果不堪設想。
海口市工商局有關人士介紹,根據統計,目前學生寄宿點來辦營業執照的很少。記者在現場走訪過程中,也只發現軍嫂寄宿輔導中心有營業執照。工商部門表示,學生寄宿點不光要有營業執照,還要有食品安全的相關證件、消防安全的相關證件等,但記者在走訪的各個學生寄宿點均沒有看到這些證件。
小區住戶反對學生寄宿在民房
瓊山百貨公司職工宿舍小區住戶陳先生向記者透露,其實整個小區的學生寄宿點基本上都是出租房,房子原本的住戶有錢后在其他地方購房,搬離了這個小區,房子就出租給了寄宿點的老板。目前,小區的很多住戶都想搬離這里,因為小區的交通并不方便,還有大量的小學生入住,中午很是吵鬧,根本無法入睡。
住戶黃女士反映,樓下的學生寄宿點特別吵鬧,特別是中午這段時間,吵得連小孩也沒法入睡,心里很是惱火,與樓下的寄宿點老板吵了一架,可一點作用都沒有。
“不光是吵鬧的問題,小區的公共資源都被占用光了。”黃女士稱。由于小區的樓房沒有電梯,每天上午中午上下樓梯,幾乎都是些小學生跑來跑去;小區的大門口在上學和放學期間,電動車根本就沒法騎,因為小學生太多了,把路都給占光了。
“如果你居住的小區是這樣吵鬧,你是高興,還是氣憤呢?”采訪中,一小區住戶反問記者。
家長為養家中午無法接送小孩
當天,在這些學生寄宿的民房內,有多名家長來實地查看寄宿點的環境。準備送孩子到軍嫂寄宿輔導中心的陳女士表示,女兒已經讀小學三年級了,但是她和丈夫平時都要上班,中午根本沒有時間來接送小孩,而且家中也沒有老人幫忙接送小孩,實在是沒有辦法,才送到寄宿點。雖然這間寄宿點看起來并不是很如意,但是和其他的寄宿點相比,還算是不錯的了,勉強能接受。
“誰不想自己的小孩獲得最好的物質,可現實生活壓力太大了,夫妻倆都在為生活奔波,小孩不送到學生寄宿點,怎么辦?”學生家長黃女士無奈地說。
?
?
相關鏈接:
海口一私人幼兒園私招寄宿生 男孩被電扇割傷毀容?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