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外國駐華使節在最高法旁聽一場庭審。當日,最高法舉辦開放活動,十余國駐華大使參加。新京報記者 李飛 攝
昨日,在最高法首次舉辦針對外國駐華使節的主題開放日活動。在該活動上,最高法院院長周強表示,要求各級法院為外國駐華使節旁聽審判提供便利。
在最高法主題開放日活動結束后,最高法院新聞發言人孫軍工接受了中外媒體的采訪,對周永康案、念斌案等進行了回應。新京報記者邢世偉
談周永康案
“暫未進入訴訟程序”
談及周永康案時,孫軍工稱,近日最高法已召開會議,將開展針對周永康案的教育活動,強調紀律,改進工作作風。孫軍工表示,目前,周永康案中央在立案審查,暫未得到進入訴訟程序的信息。
談念斌案
“利于更嚴格防冤錯案件”
8月22日,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宣判念斌無罪。這一判決,引來舉國關注。2006年7月,鄰家兩名兒童中毒身亡,念斌被警方視為有重大嫌疑。此后8年,念斌被4次判處死刑,其中,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以“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為由,不予核準念斌死刑,發回重審。
昨日,孫軍工回應念斌案審判時表示,念斌案的審判結果彰顯了法院堅持疑罪從無的理念,彰顯了法院堅持證據采信,加強證據審核力度的審案思維。法院將更加嚴格地依法公正獨立行使審判權,更嚴格地防止冤錯案件發生。
談德國人被判死
“犯罪要按中國法律追責”
據媒體報道,廈門中院近日以故意殺人罪判處德國人臺森多夫死刑,這是首例德國公民在中國被判死刑的案件。臺森多夫于2010年6月,將他的前女友和前女友的新男友殺害。
昨日,孫軍工針對此案件回應稱“具體情況還需要核實。”他表示,只要在中國實施了犯罪,按照中國法律規定,應當追究刑責。針對記者“是否德國使館求情,也要判死刑”的問題,孫軍工稱,在中國司法主權管轄范圍之內,依法行使管轄權是中國審判機關自己的事情。
現場
16國駐華使節旁聽最高法庭審
昨日上午,來自法國、德國等16個國家的25名外國駐華使館外交官來到最高法院中區的法庭,一起旁聽一起涉外產權案件的公開庭審。
記者注意到,在1個小時的庭審過程中,各國駐華使館的外交官們戴上同聲傳譯設備后聽庭非常專注,不時地翻看案件材料的中英文介紹。
會后,周強與外交官們進行了互動交流。
在提問環節,法國駐華大使館公使白良(中文名)問及,駐華使節愿意經常旁聽庭審,但遇到各類困難,希望法院能夠提供幫助。此外,外國企業家如果在中國做生意遇到困難,應當怎樣求助于法律?
對此,周強回應說,“最高法院要求,各級法院依照中國的法律規定為外國駐華使節旁聽審判提供便利,將來如果有這方面的需求,你可以同各級法院聯系,遇到困難可以找最高法院。”
對于保護外國企業和公民在華合法權益的問題,周強稱,如果發現外國企業和公民在華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的情況,會要求發揮對地方法院的監督職能,要求予以糾正。最高法院正在解決執行難的問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