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社會長焦>
    謹防“四風”披上“新馬甲”
    謹防“四風”披上“新馬甲”
    來源: 環球時報 作者:唐任伍 時間:2014-08-11 10:21

      河南的旱情著實讓人憂心,老百姓的吃水都成問題。作為地方領導,理應在災難關頭站在前頭,為老百姓“旱中送水”,解憂排難。然而有媒體報道,河南某地縣鄉領導坐著高級轎車下來送水,現場有人拍照、錄像,場面熱鬧一陣,就回到空調車里,約一個小時。這種以送水救災為名、行作秀之實的形式主義,是一種典型的“四風”新變種,反映出在某些領導身上根深蒂固的“四風”觀念,只要一有土壤和氣候,就會冒頭。

      反“四風”教育活動正在全國范圍內深入開展,深得民心、黨心。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傳統的“四風”已成過街老鼠。但是,“四風”以種種新面目、新形式、新“變種”出現。

      河南某地的地方領導并不是不反“四風”,但他們只是把反“四風”掛在嘴上,行動上卻以“四風”新變種來應付。坐著高級轎車為災民送水并且現場拍照、錄像這種形式主義,不是第一次,可能也不是最后一次。領導上街打掃衛生時記者跟著拍照;領導聯系群眾、慰問養老院老人時帶上記者錄像;弄一袋大米、兩瓶油到貧困戶家里“送溫暖”,大張旗鼓地進行報道;在公開場合只喝白開水、吃白饅頭,私下卻在各種隱秘會所大吃大喝……這種表面熱鬧的作風秀,實質上還是形式主義,不過是換了一件“馬甲”的“四風”新變種。

      是作秀還是真反“四風”,老百姓心里有桿秤。為什么有人總是戀戀不舍“四風”,改不掉說一套、做一套的習慣?究其原因,是沒有從根本上認識到形式主義的危害性,沒有從內心深處轉變態度,而是把反“四風”當成一場運動來應付,以為敷衍一下就過去了,不是真正地把為人民服務裝在心中,熱衷“重說”,怠于實干。

      在一些地方、一些單位甚至一些領導干部身上,既缺乏思想自覺,更缺乏行動自覺,理論只落在會議和文件上,真抓實干不甚了了,批評別人不痛不癢,批評自己避重就輕,口號叫得響,行動落得輕,工作繞圈子,任務繞彎子,得罪人的不干,好人主義盛行。更有甚者,一些黨員干部把當官、升官作為唯一追求,把官的級別高低、權力的大小作為衡量人的地位、價值的根本標準,一旦“升官”無望,就執行政策“軟對抗”,對待工作“泡蘑菇”,基層調研走過場,官場上充斥著庸俗的圈子化、哥們義氣,用新的“四風”反對“四風”,以“變種”的形式主義反對形式主義,以“變種”的官僚主義反對官僚主義,上糊弄中央,下糊弄百姓,危害極大。

      因此,反“四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任重道遠,黨員干部作風的改善絕非一朝一夕的事。變形的“四風”隱秘性更強,危害性更大。任憑其興風作浪,擴散蔓延,后果不堪設想。我們必須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精心設計,精細管理,精準環節,及時整治、遏制變相“四風”,千萬不能虎頭蛇尾走過場。▲(作者是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長)

    (編輯:李琳)
    ?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