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頂”光環
對于以企業形式運作、以經濟實體為依托的涉黑組織,輿論通常將組織頭目稱之為“涉黑商人”。
根據2011年5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八)》規定,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沒收財產。
在本報記者所統計的涉黑商人案例中,有10人曾擔任省市的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其中劉漢曾任四川省政協常委、李湘銘是湖南省第十一屆人大代表、遼寧鞍山金和礦業有限公司原董事長袁誠家則為鞍山市第十一屆人大代表等。其中原長春吉港集團公司監事局主席桑粵春的級別最高,曾為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
在“涉黑商人”的政商身份中,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并不鮮見,而“紅頂”光環儼然成為其政治資本或“護身符”。
以四川漢龍(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局主席劉漢為例,據新華社報道,2009年1月10日發生的廣漢槍擊案后不久,警方根據掌握的線索傳喚劉漢之弟劉維到公安局接受訊問。而劉漢以四川省政協常委的身份打電話給四川省公安廳某領導說,“家里人等著他吃年夜飯”,要劉維回家。一個多小時后,劉維便被放回。
頭頂人大代表與政協委員的光環,帶來的遠不只是結交官員。
1998年,桑粵春以民營企業家的身份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新華網報道稱,桑粵春之所以能從一個不為人知的小混混搖身幾變,成為“紅遍”黑白兩道的民營企業家和黑社會性質組織頭目,“全國人大代表”這個“紅頂子”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在桑粵春任職的四年中,利用人大代表的身份,通過騙取貸款和政府資金、虛報注冊資本、故意占用他人資金等手段,使其事業飛速發展。到2002年10月22日,桑粵春被刑事拘留,他騙取的全國人大代表的“通行證”至此失效。
慈善外衣
除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這類“紅頂光環”之外,更多“涉黑商人”傾心于慈善事業,跟慈善“做生意”。
在本報記者統計的涉黑商人案例中,有9人曾進行捐款、參與過慈善事業,資助貧困地區或受災地區等。
西北政法大學企業家犯罪研究所執行所長王榮利分析說,這些企業家意識到錢來得不正常,所以用慈善來提高自己的聲譽和知名度,同時也想掩蓋錢財來路不明的問題。
2008年4月23日發布的“2008胡潤慈善榜”子榜單“川渝慈善家”中,43歲的劉漢以1.27億元捐贈成為最慷慨、最年輕的慈善家;在“2009胡潤慈善榜”中,他再次以2.09億元的捐款額位列榜單第16位。
新華社當時報道稱:“他是廣漢有名的企業家、慈善人士,還擔任過2008年北京奧運火炬手。”
為何“涉黑商人”熱衷于公益事業?王榮利認為,慈善是生意的組成部分,非法所得上億元,拿出一點錢來做慈善,這是小投入,大回報。
清華大學創新與社會責任研究中心主任鄧國勝則認為,這些現象背后是公益慈善機構官辦色彩濃厚,多半是退休官員或在職的領導。給這些慈善機構捐款,是和政府拉上關系的途徑。
做慈善不僅可以結交權貴,同時為謀取社會影響力積累資本。原遼寧鞍山金和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袁誠家就是一例。
在鞍山金和礦業有限公司的介紹中,自2004年到2011年8月,該公司累計上繳三種稅63024.8萬元;同時他熱心于公益事業,從2003年起累計為助學、助殘、救災、為百姓修路、建文化廣場等捐款捐物達800多萬元,營造了良好的社會形象。在這一背景下,袁誠家順利當選為2007年鞍山市人大代表。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