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軍區總院接到傷員后迅速進入搶救室。吳俊 攝
截至2日22時,現場救援和傷者救治仍在緊張進行中。為了180多個寶貴的生命,社會各界戮力同心,與時間賽跑,與死神爭速。
由于昆山本地醫療機構處置力量有限,目前已有130多名傷者被陸續送往上海、南京、蘇州、南通、無錫、常州等醫院開展救治。
爆炸傷者是復合傷
比普通燒傷更嚴重
參與救治昆山爆炸事故傷員的專家表示,和普通大面積燒傷患者相比,患者由于是在爆炸中受傷,傷情更為復雜、危重,在后續的救治中需要過三關:休克關、感染關、多臟器功能衰竭關。
由于是爆炸傷者,所以傷情在高熱燒傷外,往往還包括爆炸形成的能量傳遞對肺部、腸等內部臟器的損傷,這種復合傷比普通燒傷更為復雜、嚴重。醫院將對傷者進行超聲、胸片檢查,看是否合并肺部、腸損傷。新華社發
燒傷后36至48小時
是治療“黃金時間”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燒傷整形科主任熊猛表示,燒傷后36至48小時的“休克期”是治療的“黃金時間”,如能在休克期接受及時有效的治療,對后續的抗感染和恢復會很有幫助。
“皮膚是人體的‘天然屏障’,燒傷后,失去了皮膚的保護,人體內大量的體液容易丟失,病人會相應出現休克。”熊主任告訴記者,體液丟失而導致休克在醫學上被稱作燒傷救治的“休克期”,這段時間從36小時到48小時不等。“休克期”的時間越長,對愈后的影響會越大。如果能在“休克期”對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通過輸入血漿的方式進行抗休克治療,盡可能地幫助患者縮短休克期的時間,則對第二階段“急性感染期”和第三階段的“修復期”會產生很大的幫助。
在揚子晚報的官方微博上,也有讀者在提問,是否需要為昆山的傷員“捐皮”,熊猛表示,燒傷患者在康復階段,只有自己的皮膚才能最終成活。所以,捐贈皮膚完全不需要。(揚子晚報記者楊甜子)
災難面前 蘇州人有情有義有擔當
準備過七夕的戀人,轉頭趕到血站各獻血400毫升
8月2日,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降臨到昆山人、蘇州人面前。
在高速路、城市里駕車的蘇州人自發讓出了一條生命通道;蘇州各大血站門前排起了長龍,自發前來獻血的市民一路排到了馬路上;才下夜班剛乘上地鐵的醫護人員,第一時間趕到醫院加入了搶救工作……面對災難,蘇州人不含糊,表現出有情有義,有擔當!揚子晚報記者 龔學明 薛馬義 顧秋萍
獻血不含糊
下午3點多,昆山血庫已滿
由于搶救傷員過程中需要大量用血,有關部門還呼吁廣大市民攜帶身份證,到有關地點獻血,并公布了熱線電話。揚子晚報記者在蘇州市中心血站看到,從昨天中午開始,來血站的愛心市民逐漸增多。下午3點,在蘇州市中心血站,整個大廳擠滿了前來獻血的熱心市民。前來獻血的人源源不斷來到這里,連大廳門口的保安值班桌旁都擠滿了人……
為了縮短愛心市民的等待時間,蘇州市中心血站在樓下停車場還加開了1輛獻血車,蘇州市觀前街嘉馀坊獻血屋、觀前街玄妙觀廣場、石路神仙街獻血屋、木瀆獻血屋、九龍獻血屋也延長了工作時間,以緩解擁擠的情況。而來獻血的熱心人,有銀行、部隊等團體,也有放棄了七夕的浪漫約會趕來的情侶,有顧不上出門旅行的一家三口,還有沒來得及換下衣服的醫生護士。
其中,在得知這一令人傷心的消息后,蘇州武警支隊率先與蘇州市中心血站取得了聯系。隨后60多名武警官兵到達血站排隊獻血。武警蘇州支隊胡曉春支隊長帶頭獻血,眾官兵紛紛慷慨擼袖,57名官兵獻血成功。交通銀行也迅速組成愛心志愿隊伍來到血站,81名職工參加獻血,江蘇移動蘇州分公司的31名員工也成功參加獻血。蘇州100醫院的醫生得知消息后,19名醫生護士參加獻血。
朱先生與他的女朋友,原打算出門過一個浪漫的七夕節,得知消息后就轉頭來到血站。兩人都獻血400毫升。晚上還要去上夜班的楊阿姨、趙阿姨排在等待的隊伍中,她們說,“獻血救人,我們也不含糊。”夏先生是深圳人,當天是在蘇州旅游的,從網上得知血庫缺血的情況,就叫了幾個同行的伙伴一起來獻血,希望能夠盡自己的綿薄之力。蘇州義工聯的6位熱心義工,從上午一直忙碌到晚上。到了昨天晚上8點多,還有市民到血站獻血。
據蘇州市中心血站站長血源科蔣靚主任稱,當天來獻血的愛心市民截止到晚上8點15分,有642人次,獻血總量864.5單位。不過,截止到昨天下午15:40,昆山四個獻血點已不接受獻血,血庫已滿。
救治傷者不含糊
醫務人員得知消息主動趕到醫院
“爆炸事故發生后,我們護銅車間的10多名男同志馬上跑過去,用板車不停往外運送傷員。”中榮金屬制品有限公司工人鄒會東說。鄒會東是河南人,今年45歲,在該工廠工作了4年,事發當天是上的白班。有人統計,他和工友用板車救出了20多名受傷者。
蘇州市立醫院北區院長高志昕介紹,許多醫務人員才下夜班,有的剛乘上地鐵,有的剛進家門,接到電話后都第一時間趕到醫院加入了搶救工作,一些醫務人員從網上、新聞中得知消息,也主動趕到醫院,短短二小時全院就有近200名在家休息的醫務人員趕到醫院參加救治工作。
蘇大附屬第一醫院也是救治醫院之一。該院重癥醫學科付建紅醫生告訴揚子晚報記者,在接到領導電話后,就立馬趕到醫院。“路上心情很急切,陸續送來病房的病人都是極重的,燒傷面積近乎100%,超聲科,心超室,五官科,燒傷科的很多同事來ICU支援。” 蘇大附屬第一醫院目前共收治20位重度燒傷病人,絕大部分是90%以上。
給救護車讓道不含糊
一條車道上十幾輛車同時讓道
為了讓傷者及時得到救治,蘇州交警發布繞行線路!例如因為有部分傷者要送往蘇州市立醫院北區、蘇大附一院,需要途經蘇州市東環路、人民路、干將東路、鳳凰街、十梓街、廣濟北路,交警部門呼吁司機朋友,盡量避讓出上述道路,讓出救援通道。網友安娜國發微博稱,昆山前進路上,一輛救護車被堵在了后面,人們自發地闖紅燈讓路,一條車道上的十幾輛車同時也讓了出來!這座城市表現出來的精神讓我們欣慰和感動!
災難面前 一方有難 八方支援
20多傷員轉至南京,院士領銜搶救
昨天晚上7點之后,自昆山轉院的傷員陸續到達南京的軍區總院、鼓樓醫院等醫院,首批來寧的有20多名傷員,大多數都是危重病人。而南京的醫院單位,也都派出了最好的專家團隊,騰出病房收治傷員,全力保障救治工作。揚子晚報記者 楊甜子 于丹丹
軍區總院:院士領銜搶救9名傷員
昨天晚上7:00,記者來到了南京軍區總醫院急診科。沒過多久,從昆山飛馳而來的第一輛救護車便抵達南總急診門外。直到晚上9:23,前后一共駛來8輛救護車,送來了9名重癥傷員。記者在現場看到,南總院長史兆榮全程指揮了整個搶救過程。南總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志紅領銜的多科專家救援團隊齊齊等在醫院搶救室,針對患者的傷情進行搶救。此次爆炸事故中的傷者家屬潘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自己曾經是昆山中榮的一名員工,今年5月份從廠里辭職,逃過一劫。但侄子卻是這次事故中的重傷者之一。“從昆山到南京的這段路程很煎熬,我覺得時間走的特別慢。”
“上午11點多,我在單位吃飯,聽到工友講,中榮廠爆炸了,二樓拋光打磨車間傷的最嚴重,我立刻沒顧上吃飯,找班長請了假,騎著自行車就往中榮趕。”傷者小潘是潘先生的侄子,是此次中榮拋光車間的一名員工。潘先生告訴記者,自己趕到爆炸現場后發現,現場已經拉起了警戒線,“我沒能找到侄子,手機都打沒電了,后來才在第一人民醫院找到了他。”小潘的燒傷程度很嚴重,昨天下午四點多,潘先生和小潘的親妹妹一道,陪著小潘乘坐救護車開始往南京趕。“一路上,侄子腿上的血不停地往外流,一直都掛著鹽水袋。他的全身都燒傷了,我們恨不得一眨眼的工夫就能到南京。”
從救護車上被抬下,送往急診時,記者看到小潘的頭部由于重度燒傷,已變成了黑色。兩位醫護人員推著小潘,快速進入了搶救室。
記者發現,此次送到南京軍區總醫院的傷員很多都是重度燒傷患者,醫院也出動了急診科、心理科、燒傷整形科、耳鼻喉科、麻醉科、輸血科等多科專家,全力保障傷員救治工作,醫護人員的數量多達200多名。
鼓樓醫院:昨天上半夜收治一名傷員
昨天晚上9點04分,來自昆山市急救中心的救護車載著一名傷員,抵達南京鼓樓醫院急診。等候在此多時的幾十名醫護人員,合力將傷員送往急診搶救室。
記者了解到,這名傷員姓郭,43歲。郭大姐的丈夫張師傅隨救護車護送妻子,從昆山市人民醫院轉院來到南京。記者看到,從120車擔架上下來的郭大姐,臉部有燒傷,手臂和雙腿都纏上了紗布。
張師傅告訴記者,他們一家人來自山西運城,到昆山打工3年了,妻子到這家工廠上班才45天,主要是做打磨的。他也是聽受傷的妻子說,當時正在車間,突然看見起火冒煙,緊接著就發生爆炸。受傷后,她摸黑到廁所,把水澆在身上。被人救出后,郭大姐神志一直很清醒,嘴里一直喊痛。
經過鼓樓醫院急診科、燒傷整形科、重癥醫學科等多位專家會診后,確診郭大姐全身大面積燒傷,達70%,燒傷目前看2度到3度,并伴隨吸入性損傷,低血容量休克,立即轉入重癥監護室。專家介紹說,對于郭大姐的治療,主要還是采取抗休克、復蘇、創面清理,抗感染等,后期還需要切痂、植皮等。
鼓樓醫院醫務處葉樹俊告訴記者,后半夜和今天,可能陸續還會有傷員轉來。昨天盡管是周末,但是醫院還是出動了近100名醫護人員,很多專家都是主動請纓,從家里趕來。昨天上午,經省衛計委的統一安排,醫院派出3名專家抵達昆山。
省衛計委:15醫院成立搶救組,“一對一”搶救
江蘇省衛計委昨日發布,截至8月2日14:30,送往醫院救治的傷員共180多人,已轉送南京、蘇州、無錫等醫院102人,其余傷員正在組織轉運救治中。目前,受傷人員中絕大多數為危重病人,燒傷面積90%以上。省衛生計生委王詠紅主任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指揮搶救,全力組織救治工作。
承擔任務的15家醫院均已成立搶救小組,按照危重病人“一對一”的原則,組成130余個搶救治療小組,正組織全力搶救。
江蘇 30萬毫升救命血馳援蘇州
記者昨天從省、市血液中心了解到,得知昆山爆炸事故的消息后,省、市血液中心第一時間查看血液庫存,緊急調運血漿送往昆山。
江蘇省血液中心孫俊主任介紹,省血液中心緊急調了10萬毫升血漿、3.6萬毫升紅細胞出庫。目前,第一批血液已經用急救送血車專程送往蘇州,用于搶救在爆炸事故中受傷的傷員。除了省血液中心以外,揚州、常州各援助蘇州血漿10萬毫升。加上省血液中心的10萬多毫升,目前30多萬毫升救命血都已送往蘇州。鎮江、徐州也已經在準備支援。
省血液中心主任孫俊于當天下午緊急啟動“江蘇省突發公共事件血液應急保障預案”,并召開專題會議,要求全力以赴援助蘇州、上海、無錫。
南京紅十字血液中心在接到求助后,緊急調配6萬毫升血液,于昨天17點30分送往昆山。據了解,昨天已有不少市民在爆炸事件發生后,積極前往中心各采血點獻血。
省血液中心獻血服務科科長周知祥介紹,未來一段時間內,都會急需各個血型的血液。8月3日,省血液中心所有獻血點全部提前上班,上午8:00開始接受市民獻血。獻血點分別位于:新街口大洋百貨門前、鼓樓市民廣場、大行宮新世紀廣場、大橋南路家樂福超市門前、邁皋橋地鐵1號出口、江寧大市口廣場、江寧義烏小商品城等,具體地址可上江蘇省血液中心網站查詢。團體獻血預約電話:85418573。
無錫 三院收治36名昆山傷員
中午12點左右,記者趕往三院采訪。保安告訴記者,從當天中午開始,陸續有來自太倉、昆山的120急救車鳴笛進入三院,當時已經送過來的患者約有8名,他說這是最近幾年醫院少有的接診到的集中的燒傷患者,記者發現醫院急診室門口和醫院入口處已經有不少警察維持道路秩序,并開辟出專門的道路,確保救護車能順利駛入醫院,及時救治傷者。在醫院采訪期間,一名保潔阿姨告訴記者,她當時看到送過來的患者渾身上下都是黑乎乎的,身上幾乎沒有一塊完好的皮膚,其中有一部分傷者被送到23樓的燒傷科重癥監護室救治,還有幾名患者被送至4樓的病房。
無錫市三院副院長張征宇告訴記者,作為江蘇省燒傷緊急醫學救治中心、江蘇省燒傷診療中心,無錫市第三人民醫院于第一時間做好緊急救治的各項準備工作,緊急騰出重癥監護室和一個病區50多張床位。由于病人多、病情重,醫院調動全院的醫護力量,百余名醫務人員參與緊急搶救,醫院領導和管理人員也都到醫院組織搶救工作。截至傍晚六點記者發稿時,無錫三院已經收治病人36名。
季娜娜
無錫9個地點可自愿獻血
昆山工廠爆炸事件中一批重傷員送到無錫市緊急救治,由于搶救傷員過程中需要大量用血,懇請有意愿自愿獻血的市民攜帶身份證,到無錫以下9個地點自愿獻血:
①火車站南廣場愛心獻血屋;
②崇安寺愛心獻血屋;
③新區新泰廣場獻血屋;
④通揚路愛心獻血屋;
⑤南禪寺獻血車;
⑥中國銀行獻血車;
⑦金太湖廣場獻血車;
⑧大潤發超市獻血車;
⑨萬達廣場獻血車。
其中火車站、崇安寺、南禪寺點延長至晚上8點半,非常感謝您的愛心奉獻。24小時獻血熱線:0510-85036129?(通訊員張妍 李軍 記者 楊甜子 于丹丹)
常州 40余名醫護人員趕赴昆山
昆山“8·2”爆炸事故發生后,省衛計委決定將部分傷員轉運至常州市救治。常州市市委書記閻立、市長費高云專門作出批示,要求常州衛生部門積極配合,全力以赴做好事故傷員的救治工作。常州衛生部門迅速調集12輛救護車和40余名醫護人員第一時間趕赴昆山,確定常州市一院、常州市二院陽湖院區為定點救治醫院。兩家醫院立即騰出重癥監護床位,配備足量呼吸機、氣管插管等搶救設備,成立救治專家組,配強配足醫務人員。常州市中心血站一方面做好血液儲備,另一方面號召愛心市民獻血援助,確保來常傷員得到及時救治。(記者馬奔)
南通 收治19名傷員,血站站長獻血
從昨天下午開始,19名爆炸事故傷員陸續從昆山轉運至南通接受治療,這些傷員的燒傷面積都在35%以上,最重的達到90%,目前醫院正在全力以赴組織搶救。昨天晚上,記者在南通大學附屬醫院看到,該院燒傷科醫護人員連夜加班,參與到搶救傷員的行動中去。這家醫院共接受了17名傷員,另外2名傷員在南通市第一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當天下午,南通還派出多名燒傷科專家趕到昆山參與搶救。
在醫院緊急救治傷員的同時,一場愛心獻血行動也在南通展開。昨晚,南通市青年路上的愛心獻血屋依然燈火通明,該市總工會組織人員來此為救治傷員獻血。該市中心血站站長嚴鋒、副站長陸小鵬帶頭獻血。(揚子晚報記者郭小川)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