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善后
未保護現場及拿回黑匣子
針對美國《華爾街日報》稱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拉扎克與烏克蘭民間武裝談判是“外交賭博”,廖中萊回應說,馬來西亞政府關心遇難者遺體和客機“黑匣子”的下落,因此外國不應該責怪納吉布。
“我們必須采取這項行動(談判),因為烏克蘭政府始終無法給予安全保障、無法把遇難者遺體運回相關國家,也無法保護墜機現場。”他說。
廖中萊告訴《星洲日報》,烏克蘭總統彼得羅·波羅申科雖然聲稱他將確保墜機現場方圓40公里的區域獲得保護,以防關鍵證據被破壞,但烏克蘭政府始終沒有付諸行動。馬來西亞政府“逼于無奈下”,必須用自己的方式,把遇難者遺體運回國,以及取回黑匣子。
他說,納吉布與烏民間武裝領導人亞歷山大·博羅代達成的協議是重大突破,“若無法拿到黑匣子,對我們來說是很大的打擊”。馬來西亞不關心美國與俄羅斯的輿論戰,重要的是在現場發生的事情。
烏民間武裝22日向馬來西亞方面交出墜毀客機的兩個黑匣子,同時宣布將在墜機地點方圓10公里范圍內實施停火,以便國際民航專家安全前往當地調查。
一直推搪保護調查員一事
廖中萊說,他19日率領馬來西亞代表團抵達烏首都基輔時,代表馬來西亞政府與波羅申科及副總理弗拉基米爾·格羅伊斯曼協商,他們卻一直推搪,尤其是格羅伊斯曼聲稱墜機現場沒有安全保障,指認俄羅斯及烏克蘭叛軍阻止救援隊進入現場。
廖中萊說,格羅伊斯曼是烏方調查委員會主席,“我告訴他們,我要的不是這個答案,你(烏克蘭)不能保障我們的安全,就必須讓聯合國維和部隊和紅十字會進來”。“我向他們施壓說此事不能拖延,并要求他們開辟一條直達墜機現場的‘安全走廊’,他們只回應說‘會嘗試’。”
就美國《新聞周刊》報道稱烏民間武裝人員承認擊落MH17,廖中萊說,馬來西亞政府的立場是,在找到元兇之前,不會妄下定論。“現在沒有證據,我們不能譴責任何一方,因為我們還不知道事件的幕后主使是誰;一旦找出兇手,不管是誰,馬來西亞一定會采取行動。”
《星洲日報》27日援引一名馬來西亞代表團成員的話報道,烏民間武裝的合作態度令他們頗感意外。火車運送遇難者遺體的沿途到處可見民間武裝人員,“但是他們沒有危害我們,他們負責保衛我們的安全,畢竟當地是戰區”。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