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圳環保系統一群“蒼蠅”落網
查處受賄案9件9人 被曝常拿三五千元紅包為污染企業開綠燈
3000元、5000元的紅包隨手就收;對企業違法違規行為廣開綠燈……2014年上半年,深圳檢察機關查處環保系統受賄案9件9人,目前正陸續進入審查起訴環節,其中2人已被提起公訴。
一個基層環保部門的執法人員,最高正科級,官雖不大,卻有著足以扼住企業咽喉的權力。利用這些權力吃拿卡要,辦案檢察官稱此類“蠅貪”現象不容小視。
年節收受紅包上萬元
“某公司總經理杜某到我辦公室送5000元、某公司老板梁某請我吃飯并送3000元港幣、某公司總經理袁某在我家附近送3000元……”僅2013年中秋節,寶安區環境保護與水務局執法員梁某就收了多個紅包。
深圳市人民檢察院一位辦案檢察官告訴記者,深圳9名被查處的環保部門工作人員,均存在年節大肆收受轄區內企業紅包禮品的情況,“少則價值一兩千元,多則上萬元。”
除現金外,還有各類禮品。寶安區環境保護和水務局環境監督科副科長譚某供認其還多次收受轄區內企業送的購物卡、名酒等。而梁某也在2013年中秋和2014年春節收到企業送的兩部iPhone手機。
辦案檢察官說:“收受紅包禮品在這些人員之間并不是秘密,他們也互不避諱,甚至還多次出現代收轉交的猖狂局面,受賄帶有群體性。”
“在傳統節日,送禮的送得理直氣壯,收禮的收得心安理得。”辦案檢察官說,“這是一種利益的互換,是一種細水長流的腐敗。”
辦案檢察官用“蠅貪”概括這些涉案人員:國家公務人員,級別不高,收受紅包三五千元最常見,但累計起來往往能達到數萬、數十萬元。
亂開綠燈讓污水橫流
“必須和環保部門搞好關系,希望他們對我的污水運營項目和我負責的污染企業關照一下。”一位環保科技公司負責人說。
環保執法人員本應致力于保護環境,然而在“潛規則”下,這些“蠅貪”卻放任行賄企業大放污水。他們究竟是如何關照行賄企業的呢?
南山區環保與水務局執法員李某在檢查時發現群眾投訴的污染企業沒有辦理環保審批手續,但被“潛規則”后,其幫助該公司辦理了環保批文,甚至到該公司現場指導如何應對群眾投訴和環保檢查。
某工程公司在施工中,因違規超時施工,被李某多次下令整改。而該公司送上紅包后,李某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并且有人投訴這一問題時,還通風報信,避免該公司被查。
2013年11月底,寶安區環境保護與水務局執法員張某在執法檢查時,采集了某公司的廢水水質樣品。在該公司負責人的請托下,張某將水質樣品瓶內的大部分水樣倒掉,并加滿礦泉水,幫助該公司的水樣順利“達標”。
群體“蠅貪”危害不小
在環保檢查中,對一個企業多查幾次還是少查幾次、怎么查、查到了怎么處理,實際上是一種隱形的權力。
正如一位行賄人說:“他們可以通過各種手段卡我。”于是企業“送錢”與“沒送錢”、環保部門工作人員“關照”與“不關照”,便成了一道選擇題。
“只要有權力存在,一旦監督管理不到位,就難免會出現腐敗。”一位辦案檢察官說,“‘蠅貪’單個看來似乎不大,但常群體性發案,危害不小。”據新華社
?
相關鏈接
節能環保時下 門窗和五金業出現低碳熱
北三環保利單價10萬項目獲準入市 限價令放開
海口8措施防治大氣污染 環保不達標企業將關閉搬遷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