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評論>
    “人肉搜索”將坑爹女事件導入尷尬
    “人肉搜索”將坑爹女事件導入尷尬
    來源: 新京報 作者:高明勇 時間:2014-07-16 08:50

      “水木坑爹女”事件中,許多人問果不問因地詰問,也為劇情反轉埋下伏筆——當真相與其臆斷先行的結論不合,難免自個打臉。

      “水木坑爹女”事件仍在發酵。昨日當事人方某受訪時,否認父親是網友口中的高官,稱北京房產系與丈夫兩家共同購買。而之后,網民鎖定其父為曾在沈陽全運投資運營公司的一次招標公告中,擔任招標方聯系人的方姓男子。該男子在接受新京報采訪時,稱他確是方某的父親,但他并非官員,只是普通的工作人員,同時稱女兒已報案。

      被稱為“坑爹女”的方某,沒想到自己曬父親拒絕誘惑,竟引來鋪天蓋地的質疑,及無盡的“人肉搜索”。然而,僅僅一天,該新聞就劇情陡轉:從當事方回應看,這起事件的兩個核心信息都遭遇“羅生門”,網友的“人肉搜索”似乎也跑偏了:“坑爹女”的“爹”,既不是在統計局工作,也不是在遼寧省政協任公職,而是某企業的員工。同時,方某雖在北京擁有住房,但也未必來路不正。

      對于帖中涉及的內容,當事人方某表示“有些是調侃,有些是看上下文的”,具體哪些是真實的,哪些是調侃的,都需要核實。但不管事情到此為止,還是接下來會有“續集”,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對一個問題,就是“人肉搜索”的困境。

      應看到,一方面,“人肉搜索”被稱作公民行使監督權的體現。近幾年,“人肉搜索”多以反腐利器的形象出現,最為典型的,就是周久耕的香煙,楊達才的手表。另一方面,因“人肉搜索”而帶來的侵權行為時有發生。像在此案中,如果方某及其所謂父親的說法屬實,那他們及躺槍的遼寧統計局退休官員,都是“人肉”的受害者。而在去年,還曾發生高中女生因被疑偷竊遭人肉結果自殺的悲劇。正因如此,浙江、深圳等地都曾立法對“人肉”加以限制。

      客觀講,“人肉搜索”并非沒有規律可循,當遇到一些熱點事件時,一些網友很容易群情激憤,如“官員”、“房產”等詞,就極易引燃網民情緒。問題是,當事件主角為普通民眾時,監督很容易異化為對個人隱私的“傷害”。在該案中,許多人問果不問因地詰問,就為劇情反轉埋下伏筆:畢竟,它建立在臆斷先行的基礎上。

      不僅如此,現實中,“人肉搜索”還會遭遇不少制度性障礙,如官員財產信息披露上的不健全,會導致一些人肉搜索的內容真偽難辨;又比如,當“人肉搜索”對個人隱私構成侵犯時,當事者該如何維權,責任人如何界定,也是個問題。方某父親稱女兒已報案,但更像是一種表態,恐怕難有實質性推進。

      說到底,面對熱門輿論事件,廓清真相比一點即爆要重要。因為“官員”等詞眼就臆斷先行,亂貼標簽,到頭來,很可能傷害了別人,自個也被真相“打臉”。

     

    (編輯:李琳)
    ?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