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2001年,35歲的村民陳西清去金華的路上,撿到一個被遺棄的女嬰。經濟并不寬裕的他,含辛茹苦將女兒拉扯長大。可是,就在兩年前,陳西清卻意外摔傷,半身癱瘓。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男子收養女孩13年無法落戶 民政局:必須差40歲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4-06-11 12:48

      爸爸開玩笑說把她送人,輝輝委屈得抹起了眼淚。

      養父的心愿

      13年前,35歲的他收養了一個被遺棄女嬰

      兩年前摔傷致癱,最大心愿是幫女兒上戶口

      不符合收養條件的他,能夠如愿嗎

      上世紀80年代,一部講述撿破爛老人撫養遺棄女嬰的電影《搭錯車》,讓許多人落淚。

      13年前,在蘭溪市橫溪鎮前胡村,也上演了這樣的一個故事。

      2001年,35歲的村民陳西清去金華的路上,撿到一個被遺棄的女嬰。經濟并不寬裕的他,含辛茹苦將女兒拉扯長大。可是,就在兩年前,陳西清卻意外摔傷,半身癱瘓。

      讓人欣慰的是,女兒乖巧懂事,眼看就要上初中了。可是,孩子一直沒有戶口,將來上學、找工作、結婚都成了難題。

      昨天,出現在記者面前的陳西清有些迷茫。他用力地抓住輪椅扶手,想了一會兒,才艱難地說:“如果可以,你們能幫我女兒找到親生父母嗎?只有這樣,才能落實孩子的戶口。”

      13年來又當爹又當媽

      當年收養的棄嬰成了他唯一依靠

      “13年了,拉扯著孩子長大,又當爹又當媽,日子剛剛好過一點,想不到自己卻殘廢了……”在蘭溪橫溪鎮前胡村,村民們說起陳西清父女的事,總是唏噓不已。

      他們口中的“孩子”,是陳西清13年前撿來的。

      2001年11月的一天,35歲的陳西清到金華走親戚,路過金東區塘雅鎮磚塘村一片桔子林時,突然聽到了微弱的啼哭聲。循聲找去,他發現了一張紅色小毛毯,里面裹著一個剛出生的女嬰。女嬰衣服單薄,小臉凍得發青。毛毯里有一張紅紙,寫著孩子出生日期,還有200元錢外加幾件小衣服。

      從日期看,這個孩子才出生7天,就被遺棄了。

      “誰這么狠心,將孩子扔了?”手足無措的陳西清,抱起哭得有氣無力的女嬰回了家。

      當時,陳西清剛和妻子離婚,沒有生育。陳家三個兄弟,也都沒有孩子。家里人一看這孩子健康可愛,都很喜歡,就商量著讓陳西清認下這個女兒,老了也有個依靠。

      陳西清便把這個孩子留在了家里,一直未辦理相關收養手續。

      這個被遺棄的孩子,被取名為“輝輝”。

      為孩子治病欠下大筆外債

      剛還清,自己又摔傷癱瘓

      撿來2個月后,輝輝生了一場大病,得了急性肺炎,差點沒搶救過來。醫院沒床位,陳西清就抱著孩子,在醫院的走廊里坐了3天3夜。所幸,孩子經過搶救,轉危為安。但這場大病,也花掉陳西清所有的積蓄,還欠下了不少外債。

      “我當時在鎮上賣菜,沒什么錢。一起賣菜的那些人知道我的情況,都借錢給我,讓我給孩子看病。這份情,一輩子都難忘。”陳西清說。

      “我一個大男人,帶孩子不容易。幸虧有阿鳳幫忙。”陳西清說。阿鳳是隔壁村一個單身女人,有兩個兒子,也收養了一個女兒。看到陳西清撿了一個女嬰就主動過來幫忙,喂奶洗尿布,就跟孩子媽媽差不多。

      這些年,陳西清到處打工,什么活都干過,精打細算過日子,直到兩年前才把欠下的債還清,兩鬢也泛起了白霜。

      唯一讓人欣慰的,是孩子乖巧懂事。“這孩子活潑、勤奮,功課也不錯,還很孝順,經常幫我收拾房間、洗衣服。”

      2012年7月,陳西清幫人蓋房子時意外摔傷,背部砸到石頭,造成脊椎斷裂。經過治療,他仍然下半身癱瘓,只能靠輪椅生活。

      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孩子怎么辦?“要不是阿鳳一直照顧我們,跟一家人一樣,真不知日子怎么過。”陳西清很發愁,他很清楚,自己父女倆不可能完全依賴阿鳳,“她有自己的家庭,壓力也不小。”

    相關鏈接:
    養女欲變兒媳 老夫妻甘愿做被告解除收養關系成全
    教師收養流浪娃,救助站怎能失語?
    “相差40歲才可收養”不合理
    臺灣流浪狗被跨海收養 人狗雙胞胎萌照爆紅(組圖)
    17個孩子1個爹 阜平縣村民8年間收養16個孩子
    [來源:錢江晚報 ] [作者:朱浙萍 何賢君 陶玉其] [編輯:楊雨霞]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