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探月工程副總指揮李本正今天接受中央臺記者采訪時表示,機構控制系統異常導致玉兔號現在不能移動,天線、太陽能電池板不能收回,但是仍然可以執行原地勘察任務,并向地面傳回數據。目前玉兔號已經在月球度過五個多月,超過原有3個月的設計壽命,隨時有可能結束此次“探月之旅”。
玉兔號月球車于進入第二個月夜休眠前—1月25日出現機構控制異常。探月工程副總指揮李本正今天首次對“機構控制異常”進行了解釋:
李本正:月球車出現了機構控制異常的故障,就是它不能動了,不只是輪子,就是正常情況下,天線是要放回去的,這個蓋板應該是放回去的,但是出了故障以后,這個也收不起來了。
蓋板是玉兔號兩側的太陽能電池板。天線收回艙中、再覆蓋太陽能電池板都是玉兔號的保溫措施。由于故障,玉兔號只能自己試著挺過零下180攝氏度的月夜低溫。李本正說,盡管喪失了一些保溫措施,但是月晝來臨時,玉兔號仍然能被“喚醒”,具有原地勘測的能力:
李本正:那么冷的情況下我們認為一挨凍就不行了,結果在第二個月夜之后,設備雖然凍著了,但是它又還能工作,這讓大家都非常高興,但是他只能原地測量。
困擾玉兔號的“機構控制異常”究竟出在哪兒?李本正說,現在仍然難以確定問題所在:
李本正:不好確定,因為太遙遠了,所以要想把它確定在哪個地方太困難了。
目前,玉兔號位于著陸器西南方向大約20米。李本正表示,玉兔號在月球表面累計行進了114.8米。現在它和著陸器之間的通訊仍然能正常,探測的數據能夠通過著陸器傳回地球。同時,設計壽命三個月的玉兔號,現已屬于超期“服役”。
李本正:現在每次經過一次月夜,它的性能就越來越差,因此,隨時可能不行了。
去年12月2號我國成功發射嫦娥三號探測器后,首次實現了我國航天器在地外天體軟著陸和巡視勘察。五個月多月以來,探測器獲取了大量數據,嫦娥三號任務的工程目標、科學任務都已實現。(記者張棉棉)
(中國廣播網 張棉棉)
?
?
相關鏈接
院士:玉兔號難修好 嫦娥四號可能取消落月?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