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雙車道的柏油大道、整齊劃一的瓊北風格樓房、藍色的門牌號……處處都彰顯著這個村莊的不同之處。5月21日,一輛前往紅樹林景點的小車上下來幾名游客,在村莊建筑前合影留念,逛了一圈后再前往景區。
       
     您當前的位置 : 海南新聞>

    海南首個新型農村社區:村口是三甲醫院 村民融資建商鋪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4-05-27 08:48

      我省首個新型農村社區基本建成

      瑤城村盡享都市生活

      雙車道的柏油大道、整齊劃一的瓊北風格樓房、藍色的門牌號……處處都彰顯著這個村莊的不同之處。5月21日,一輛前往紅樹林景點的小車上下來幾名游客,在村莊建筑前合影留念,逛了一圈后再前往景區。

      從海口往紅樹林的路上,這座村莊吸引了過往人們的目光。“瑤池中萬花奇果,城廓外一片青山。”村門的對聯隱射著瑤城的村名,這副充滿畫意的對聯讓人們對這個村莊充滿了向往。

      作為海口甚至我省探索新型城鎮化的一個路子,我省首個新型農村社區——海口演豐鎮內的瑤城新型農村社區基本建成。經過一年多的建設,這座村莊處處散發出“城市”的氣息。

      村莊規劃

      中心街兩側全是樓房

      村宅建設“高端大氣

      21日,美蘭區的幾名環衛工在瑤城村的中心大街上打掃衛生,整條柏油馬路上沒有一片紙屑。中心大街兩側,每50米便設置一個垃圾箱。作為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試點村莊,這里的硬件建設也在緊鑼密鼓地展開,一座新“城”雛形初現。

      瑤城村位于海口市演豐鎮內,是前往紅樹林景區的必經之地,村里共有169戶人家。記者采訪中,不時有游客先到瑤城村拍照,然后再前往紅樹林。沿著村口高端大氣的標有“瑤城村”村名的拱門進村,道路兩側帶有前庭和圍墻的居民別墅樓依次排開,白墻灰瓦,統一的設計,整潔的街道,瓊北宜居特色村莊的韻味撲面而來。既有古戲臺和符氏宗祠喚起的傳統記憶,更有寬敞明亮的村委會便民服務大廳和村民休閑中心提供的便利輕松。

      “我們通過立面整體改造,希望達到留住鄉愁的效果。”美蘭區住建局工作人員老林告訴記者,在城鎮風貌上,主要突出瓊北民居、南洋韻味,以深灰加白色為主色調,外立面采用坡屋頂、凸顯“燕尾龍脊、金山銀弓”的造型;在建材選擇上,采用低碳環保的青磚、青瓦、火山石、木材、竹材、貝殼等,并對容積率、高度作出嚴格規定,努力使瓊北民居精而美的特征得以充分展現。“去了紅樹林后還能去哪里,我們希望這里能留住人們的腳步,讓人們看看我們的新農村。”老林說。

      多名工人正在緊張地鋪設電網和清理電線上方的樹枝。“立面改造已經基本完成,道路污水管道也鋪完,自來水、燃氣管道均已經鋪設入戶,村里還建了便民服務中心和文體中心,村旁還將建起污水處理廠、醫院、養老院、商業街。”從港務局退休后,符大爺從海口回到瑤城村生活,他細數村里的變化,臉上充滿笑容。

      在海口城市中心生活了大半輩子,為什么會選擇回村頤養天年?“家里還有老人在,回來陪陪老人。再說,現在村里建設得跟城里沒什么兩樣,這不,很快也能享受到城市的醫療、教育服務,生活環境和質量跟城里還有什么差別?”符大爺說。

      “我們村越來越好看,住在這里心情真的好。”50歲的符芳武是土生土長的村民,現在負責老人日間照料中心等公共設施的管理工作。他告訴記者,村里現在干凈了很多,設置了垃圾桶后,村民自覺把垃圾倒入桶里,每天都會有垃圾車來拉走。以前家里的垃圾都是各家各戶就地焚燒,經常是黑煙沖天、臭氣熏天。現在瑤城已經納入了城市集中收集轉運體系,一切跟以前都不一樣了。

      符大爺還很期待接下來的燃氣供應,“下一步還會通上燃氣,很期待,用起來很方便。原來我們村的人都是燒木柴,但是現在已改造,這么好的房子,肯定不愿意因為燒柴把屋子熏得黑黑的。”

      硬件設施

      村門口就是三甲醫院

      農村娃可聽名師講課

      村口左側,海口市人民醫院演豐分院正在緊張地施工建設中。

      74歲的張愛英老人在瑤城村生活了一輩子,“我們村太漂亮了,還在建很多設施,會更漂亮。”她是鋪前醫院的一名退休員工,早早就關注到演豐鎮作為城鄉統籌示范鎮,不僅周圍的村莊可以供應管輸天然氣,還將與海口市人民醫院合作建設演豐分院,引進海南僑中和海口九小共建演豐中學和鎮中心小學。

      “建新醫院是好事啊,在家門口就有個三甲醫院,有個病有個痛在家門口就可以看病了。”張愛英老人高興地說。

      不僅如此,瑤城村的孩子們也不用擠著往城里讀書了。今年3月,海南華僑中學、海口濱海九小聯盟學校分別在演豐中學、演豐中心小學揭牌設立,雙方將開展為期3年的合作。在3年的合作期中,海南僑中和海口濱海九小將分別委派骨干教師到演豐中學、演豐中心小學進行為期一學年的全職支教,選派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及教學能手送教上門,提高兩所鄉鎮學校薄弱學科教學教研水平,促進各科均衡發展。

      小吳是外嫁過來的媳婦,盡管孩子只有7個月大,但她對孩子的未來教育充滿了希望,“很多鎮里的孩子都想去城里讀書,我的孩子以后不用這么麻煩了,相信過了幾年教育水平會更好。”

      據了解,瑤城村于2013年6月被確定為演豐統籌城鄉示范鎮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示范點后,村里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政府出資修建起了寬闊平整的柏油主村道,所有建筑都進行了立面改造。全村有配套到位和功能齊全的公共服務中心、老人日間照料中心、兒童日間照料中心、文化室、超市及室外活動場所等設施。村內供水與主城區管道并網,道路四通八達出行便利,廣電通訊互聯網絡覆蓋全村,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城市化率100%。

      村民小組組長符圣寶告訴記者,根據規劃村里還將建設多條道路,目前正在建設的有西環路和北環路,以后將能直接通往紅樹林景區。除了這些,還有很多規劃道路他還叫不上名字。

      海口市美蘭區演豐鎮演東村委會便民服務中心就設在村里。78歲的符愛梅阿婆在這里為女兒辦理了外出務工的相關手續。“現在真的方便很多,以前要到鎮里甚至市里,現在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家門口辦理呢。”阿婆說。

      雙重身份

      既是居民又是村民

      享受雙重待遇

      作為統籌城鄉示范村,村民的身份走向也讓人頗為關注。近日,符芳武領回了一家的“居民證”,成為居民后能享受什么優惠,他了解得不是很透徹,但是60多歲的母親的養老保險將從100元提升為130元。“這就是最實在的好處了。”符芳武認為。

      據了解,從今年3月起,美蘭區政府為演豐鎮常住居民免費辦理以戶為單元的《演豐鎮居民本》和以人為單位的《演豐鎮居民證》,可以到鎮政府服務中心辦理各項保障服務,實現城鄉居民同等享有各項保障服務和基本公共服務,而原來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林地所有權、在集體經濟組織中享有的股份權等合法權益保持不變。

      演豐單列鎮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正在進行。據了解,在演豐鎮范圍內,合并新農保和城居保,統一待遇支付標準、繳費補貼標準和經辦流程,為城鄉居民提供一體化社會保險服務。制度改革后,演豐鎮原新農保基礎上基礎養老金由每人每月100元的標準提高至130元,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將實現統一。

      村莊經濟

      每年收入“3個100萬”

      瑤城村村民腰包鼓了

      “村莊經濟,我們用3個100萬來形容。”20日,美蘭區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工作會議在瑤城村調研時,美蘭區住建局老林向村官們講解瑤城村的美好前景。

      土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最寶貴的資源,但是長期權屬不清、四至不明、糾紛不斷,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村的發展。示范鎮建設的一項基礎工作,就是土地確權登記、摸清家底。

      演豐鎮計劃用兩年時間完成全鎮農村土地“六權”(集體土地所有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土地承包經營權、房屋所有權、林權、宅基地使用權)確認工作。目前瑤城村等試點村已經基本完成土地確權。

      瑤城村組織了合作社參與博大現代農業產業園生產和經營,整合耕地及坡地1080畝流轉給公司,每年增加收入140多萬元。

      瑤城村在演豐鎮墟鎮規劃中擁有12畝的企業留用地,按照新墟鎮規劃,安排該地塊主要用于建設演豐新農貿市場。這個機遇目前被瑤城村村民緊緊地抓在手里。他們成立了演豐瑤城農商專業經濟合作社,多方融資建設市場、商鋪。

      “市場的建成將給瑤城村帶來200個就業崗位和每年100萬元的固定收益。”符圣寶測算了一下。

      老林介紹,目前許多人家都在醞釀開設農家樂,相信這筆收入也不低于100萬。

      演豐鎮政府提供的資料顯示,2013年瑤城村農民人均收入達12956元,同比增長46.3%,預計2015年將達到25000元以上。

    ?

    ?

    相關鏈接:

    海口星海社工站關愛社區殘疾人共迎“全國助殘日”
    海口網走進萬福新村社區 1小時內填寫問卷上百份
    海口晚報攜手海口網進社區 便民活動受歡迎
    為迎接“全國助殘日” 邢臺天一社區開展助殘日宣傳活動
    海口瓊山“兩代表”帶三大服務進社區 探索服務新模式
    海南首家社區書屋海口開放 與省圖書館通借通還

    ?

    相關鏈接:
    海南首家社區書屋海口開放 與省圖書館通借通還
    海口瓊山“兩代表”帶三大服務進社區 探索服務新模式
    為迎接“全國助殘日” 邢臺天一社區開展助殘日宣傳活動
    海口晚報攜手海口網進社區 便民活動受歡迎
    海口網走進萬福新村社區 1小時內填寫問卷上百份
    海口星海社工站關愛社區殘疾人共迎“全國助殘日”
    [來源:南國都市報] [作者:紀燕玲 袁蘭] [編輯:楊雨霞]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