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速度:8分鐘從通州飆到建國門
????????除了接受督察例行檢查的幾分鐘,即使車子停靠路邊,李子龍的手也幾乎不離開方向盤,遮光板上掛著的兩部電臺不時傳出指令和警情通報。“只要附近車組通報,就算上級還沒有安排,我們也會主動地往那邊靠攏,萬一有需要支援的,就要用最短時間抵達。”
????????李子龍口中的“最短時間”和普通人的認知相差很大。他能在凌晨5點緊急拉練中,用時8分多鐘從通州東關沖到建國門;也能在狹窄的應急車道上駕駛車體寬大的依維柯以不低于80公里的時速疾馳,右邊反光鏡與隔離帶的距離一般保持在3厘米,不會超過5厘米。
????????“從國貿到呼家樓,高峰期你能用時多少?”記者問。坐在后座上的抓捕手康艷陽直接笑出了聲,替李子龍答道:“這都不叫距離。”記者后來刻意走了一下東三環的應急車道,不管怎么努力,在本能的約束下,反光鏡與隔離帶的距離也不會低于15厘米。 東到四惠、南達雙井、西抵日壇使館區、北至長虹橋,特警們完全可以做到“一分鐘處置”。“當然,萬一碰上2010年‘9·17’那種堵車,我們也就只剩下跑了。”夏雄偉說。
????????4、分工:特警警組沒有孤膽英雄
????????在特警的眼里,從來沒有孤膽英雄,只有一個能干的群體。三個人的警組,面對一個醉漢是它,面對十幾個人的暴恐團伙也是它。
????????凡是根據現場情況判斷,市民生命沒有受到特別直接的威脅時,隊長、談判專家夏雄偉會是最高調的角色——他要高舉九五突擊步槍或者九二式手槍,高聲警告,吸引歹徒注意力。這時,抓捕手康艷陽會伺機靠近對方,用他遠遠超過普通人的臂力和抓捕技巧一招制敵。司機兼狙擊手李子龍負責取證,免得因為證據不牢靠讓歹徒脫罪。
????????前不久,車組在農展館附近巡邏,忽然接報說奧體中心西側,一個小伙子手拿菜刀架在自己脖子上,要求彩票中心退錢。警組迅疾趕到,談判時有人從側翼靠近小伙子,一把握住刀刃,控制手臂關節,就勢一帶,將他掀翻在地。從停車到警情解除,只用了一分多鐘。
????????李子龍說,在這種事件里,原則只有一個:不能有任何人受傷,否則處置工作就算失敗。
????????但這種原則并不適用于暴恐事件。“最近我們配發的子彈比平時多了一倍,而且按照公安部的指示,遇到正在行兇的暴恐分子,無需警告,可以直接射擊。”夏雄偉說。
????????5、裝備:連抓捕叉都細分為兩種
????????幾位特警說,制伏持刀人員的標準動作之一就是“握住刀刃”,“以前沒有防割手套,誰敢去握刀刃?”穿戴起全套裝備,特警們負重近15公斤。凱夫拉頭盔、防彈衣、戰術背心、警棍、手銬、胡椒噴罐、強光手電、防割手套、面罩……當然最引人注目的還是他們手里的九五突擊步槍,威懾力十足。記者了解到,由于九五突擊步槍威力太大,北京警方還從未用它在實戰中開過一槍。特警們更重視輕便的九二式手槍,與其他警種普遍裝備的轉輪手槍相比,這種槍的殺傷效能明顯強悍得多。
????????警車上的裝備就更齊全了,防爆毯、阻車釘、防彈盾牌、防毒面具、滅火毯、滅火器、抓捕叉……甚至包括一個游泳圈。連抓捕叉都細分為兩種,大號的用來控制對方腰部,小號的控制腿部。康艷陽說,持叉抓捕都是兩個人配合,一般是用來對付手持利器的精神異常者。他們不會和警察講理,既要盡快制伏、又要減少傷害,這時候,看上去讓人想起《水滸》里的解珍解寶、和其他裝備比起來貌似“矮矬窮”的抓捕叉就非常有用。
????????6、槍法:速射5彈不會低于47環
????????夏雄偉向記者演示了全套出槍動作。打開槍套、拔槍、右手拇指撥開保險、上膛、舉槍,完成整套動作不足一秒。
????????“按規矩,緊急狀態下一秒鐘之內就要把第一發子彈打出去。”他說,考慮到近期暴恐事件的特征,特警強化了手槍速射的培訓。和公眾想象中一排警察對著25米外固定靶射擊完全不同,特警訓練中更強調移動:射手移動、目標更要移動。
????????如今,一線特警手槍速射水平不會低于5發子彈47環。在國際同行們“強調出槍速度,不講究射擊精度”的大環境下,這種水平已是相當可觀。
????????據介紹,近期按照市公安局“警力前置”的指示,特警總隊各支隊紛紛從位于昌平七里渠的駐地進入城區備勤,一方面保證中心城區的安全,同時一旦發生暴恐事件,特警可就近調派。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