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市民反映海南省海口市主城區一些河湖水質受到污染,治污沒見太大成效。筆者從海口市水環境綜合整治辦了解到,海口4年多以來開展了6項水環境整治工程,如今已有5項投入使用,但是由于主城區水體污染存在四大方面的問題,致使主城區一些河、湖、溝水體目前仍受到污染。
4年整治:中心城區水質改觀紅城湖等水變清
據了解,2009年12月,海口印發了《海口市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方案》,即水環境綜合整治一期,計劃投資4.85億元,開展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主要內容有6項:一是實施市中心區水網動力工程;二是實施市中心區入河入湖排污口截流并網工程及美舍河沿岸污水管線并網貫通工程;三是實施美舍河引水干渠工程;四是實施白沙河整治工程及鴨尾溪-五路明渠水體還清工程;五是實施金牛湖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六是實施沙坡水庫周邊、龍塘飲用水源保護區與永莊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等水環境面源污染治理,即水環境面源污染治理工程。
到目前為止,除金牛湖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因金牛嶺公園控規調整影響而正處于建設中外,其他5項工作已基本完成并投入使用。
通過截污、面源整治以及調水補水,中心區城區水體污染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水質總體上有所改觀,部分水體水質指標大幅度改善,水體臭味逐步變淡、消失,如紅城湖、海甸五西路等水體已達到Ⅳ類水質標準。
4大問題:主城區污染依然存在
一番治理之后,海口城區水質總體有所改善。但是市民發現,美舍河、道客溝、龍昆溝等河湖的水質并沒有太大改觀,這是為什么呢?
原因一:老城區雨污不分流
海口市水環境綜合整治辦相關人員介紹,由于歷史原因,老城區或城中村大部分仍合流排放,電力村30m排洪溝上游、道客溝上游、龍昆溝上游仍有污水直接排入,造成下游受納水體污染。同時,老城區大部分為雨污合流的排水體制,導致雨天污水管道處于滿流狀態,無法滿足污水量輸送要求時即產生污水溢流現象,污染受納水體水質,典型的例子是廣場路片區污水溢流影響大同溝水質。
原來排污口截流并網后仍不時發現新增排污口,原來的雨水管由于居民街坊出戶管的亂接、錯接變成雨污合流管網。
原因二:美舍河兩岸污水干管尚未全線貫通
美舍河與瓊州大道交叉處橋下的污水管道尚未貫通,造成該處上游段截流的大量污水無法通往下游,只能通過溢流口直排美舍河而污染水體。
原因三:面源污染未有效控制
一是老城區人口密集、道路縱橫交錯,臨河臟亂差現象比較普遍,加之缺乏必要的緩沖處理措施,導致大量污染物隨著地表暴雨徑流直接排入水體,對水環境造成嚴重影響;二是一期面源整治存在整治未徹底甚至出現反彈的狀況。
原因四:個別河湖水自凈補換能力較差
早期城市發展建設不注重保護水系,導致個別河湖水自凈能力較差、補換水能力有限,水循環性較差。鴨尾溪、白沙河主要依靠潮水補換的地理特性改善水體,除寰島花園段水體較為清澈外,部分河段由于補換能力較有限,造成其水循環差而水質不佳。
?
相關鏈接:
海口美舍河白沫因污水所致 列入今年水環境整治重點?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