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團拜會發改委,七省爭搶首都產業轉移
專家:警惕首都副中心轉成“鬼城”
李慧敏
越來越多的省份開始加入到爭搶首都產業轉移“蛋糕”的行列中。
《中國經營報》記者獲悉,近日,越來越多的省市區組團到國家發改委提出申請,謀求承接北京轉移出來的產業。天津河北近水樓臺呼聲最高,而周邊的山西、內蒙古、山東等省區也不甘落后,甚至遠在上海的浦東新區也應聲而至希望分一杯羹。
“河北省無一例外,所有的11個地級市都去北京申請了。”河北省發改委有關人士告訴記者,在涉及承接首都產業轉移的問題上,哪個市都是打起十二分精神,不敢有絲毫懈怠。
除天津、河北之外,山西、內蒙古、山東等周邊地區也紛紛加入申請行列,甚至上海浦東新區也派團專程抵京協調承接北京產業轉移事宜。
“前幾年從北京亦莊轉到我們那里的服裝制造業,把一個鎮迅速帶動起來。”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一位官員表示,鑒于產業承接對地方拉動的“奇效”,本次內蒙古不愿意放棄機會,盡力一爭,“誰也沒有規定京津冀一體化,首都產業就必須轉到天津和河北,對吧?”該官員表示。
而上海浦東新區的參與,還是有些意外,畢竟上海承接北京產業轉移沒有太多優勢,有專家分析,浦東可能盯上的是生物科技方面的轉移機會,因為在此領域,長三角基礎雄厚。
專家表示,就津冀兩地的優勢比較而言,天津倚濱海新區之便,尤其是以天津港為核心的大物流體系的構建,在承接北京產業外溢當中,可能更占優勢。而且此前北京一些大的工業研發中心已經陸續落戶天津濱海新區。而在2013年,京津簽署了囊括十大方面的合作協議,其中交通、物流、科技、環境、旅游五個方面格外搶眼。
河北省商務廳一位官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河北省已經明確提出,將全省196個省級開發區平臺全部開放,承接北京產業轉移。“近200個省級開發區全部對北京敞開大門,我們分門別類地開放推介,一旦有產業需要落地,適合去哪個開發區就去哪個,我們現在正在對接。”該官員表示。
不僅如此,河北省還給每個開發區都下發了文件,要求開發區上報如何與北京對接、和誰對接、產業方向是什么等等。
“北京的定位已經明確,不再是經濟中心,所以,只要和這個城市定位不符的功能都要轉移出去。”國家發改委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員表示。
“不要說更遠的山東、遼寧,就是河北都沒有多少機會。”對于北京需要轉移出去的產業,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肖金成認為需要冷靜分析,不能一哄而起,過分夸大外溢產業的體量。
“基本上低端的服務業都要轉出,比如動批這類批發市場等,總部經濟不會轉。”國家發改委上述官員表示。
肖金成表示,目前,北京服務業占比已達80%,另外還有20%的第二產業。“如果燕山石化、現代汽車、奔馳汽車、IT企業,這些不能轉,這20%就又沒有了,細想想北京還有什么可以轉出的?”肖金成表示,不僅是沒有想象中那么大的“蛋糕”,實際上可能是沒蛋糕。“通州、大興本身都是‘睡城”,這類縣區鄉鎮沒產業可以轉,它的產業轉過去對別人也沒有用。”
大連海事大學教授時建人表示,北京確實已經沒什么可轉的產業了。“首鋼十年前已經遷到曹妃甸,一部分大工業的研發中心已經轉至天津濱海新區。“一個天津濱海新區足以承接北京的產業轉移,河北196個省級開發區以及其他省區,下力氣爭取,估計也不會產生多大效果,畢竟總量有限。”
時建人提醒,要警惕有人借機炒作,希望借此發展房地產,最終行政副中心沒轉成,卻把很多地方轉成了空有房地產的“鬼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