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評論>
    “資深教授”請辭難 實為依附利益太多
    “資深教授”請辭難 實為依附利益太多
    來源: 廣州日報 作者:王軍榮 時間:2014-03-27 17:35
      “我帶頭自我革命,希望對打破學術頭銜終身制有所推動。”88歲的歷史學家章開沅先生首次公開表白他請辭資深教授的初衷。(3月26日《武漢晚報》)
      
      其實,就連院士主動請辭的也不少。中國工程院院士沈國舫是其中一位,只不過他申請退休時,卻被所在學校以“你是我們學校的旗幟”為由予以婉拒。無論是“資深教授”還是院士退休,到了一定的年齡,精力有限了,全身而退,本是順應自然規律和學術規律。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改革院士遴選和管理體制,實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可為何章開沅先生卻需要三番五次的“請辭”才會被同意,而不是按照相關規定執行?
      
      在國外,院士就只是一種榮譽。比如美國的院士制度已存在了100多年,但只是證明其學術能力強,可以參加一些高級別的學術會議,除此之外和普通人一樣,不享受任何生活待遇。然而,國內的院士卻是終身制,其背后就是利益的掛鉤。評上院士,不僅院士能夠獲得很多利益,所在的學校更能夠獲得諸多便利。院士成為“聚寶盆”,依附在院士身上的利益實在太多,這也是打破院士終身制的一大阻礙。
      
      同理,“資深教授”退休應該成為“常態”,依據的應是制度,而不是靠個人自覺。顯然,要做到這一點,不僅需要完善相關制度,更要剝離附著的諸多利益。
      
      文/王軍榮
    (編輯:李琳)
    ?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