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評論>
    餅干“航母”沉沒警示我們什么?
    餅干“航母”沉沒警示我們什么?
    來源: 紅網 作者:艾才國 時間:2014-03-27 17:08
      安陽市健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東海失聯了。這位傳奇式的“餅干大王”舉家到了香港后便音訊全無,被譽為“餅干航母”的健豐徹底沉沒,留下的是包括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湯陰縣支行在內的數億元債務,留下的是員工、投資公司以及政府在內的迷茫:老板去哪兒了?(3月25日深圳新聞網)
      
      應該肯定:健豐這艘“大船”的歷史還是輝煌過一時的,朱東海也算得上是個人物,只有初中畢業在外打工的他,曾將他的健豐一舉打造成長江以北生產規模最大的餅干企業就是明證。然而,歷史總是以勝敗論英雄。朱董事長失聯了,“餅干航母”沉沒了,這是不爭的事實。盡管“餅干航母”沉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個原因不容忽視:朱董事長好大喜功。正如《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所采訪得到的事實那樣:事業成功后,朱東海被眼前的“輝煌”沖昏了頭腦,面對達能、卡夫等國際餅干廠家進入中國,決定先發制人,迅速擴大生產規模,從游刃有余的低端市場進軍高端市場,增加1個億擴建安陽的廠房,再投資600O萬,籌建新廠……
      
      事實上,大氣魄、大手筆,或許是一種榮譽、一種光彩,但如果違背了經濟運行規律,盲目地追求一種“大工程”、“大構想”,就必然遭到經濟運行規律的懲罰,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當年曾風光一時的“巨人集團”總經理史XX,不就因為好“大”而葬送了自己的前程嗎?當初,他把自己的“巨人大廈”從l8層撥高為38層,后來又翻一倍增高為70多層,要造亞洲第一高樓,結果,大高樓變成了將公司傾家蕩產也填不滿的黑窟窿,“巨人”終于倒地。與“巨人”倒地原因相同,健豐也同樣栽在“大”字上:對市場經營狀況估計不足,就一味鋪攤子、上規模,甚至“用3年時間,走完別人十年的路”,結果健豐這艘“航母”“船大難調頭”,先是觸礁,再是沉沒。
      
      這一次,“餅干航母”沉沒再次敲響警鐘:我們搞經濟建設,一定要依據經濟運行規律,一切從實際出發,能大則大,能小則小,切不可好大喜功。誠如是,則企業甚興,經濟甚興。
      
      文/艾才
    (編輯:李琳)
    ?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