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訊今年46歲的江蘇人趙某,在外人看來其擁有咖啡館、酒店等四家公司,風光無限,然而卻不知其實是拆東墻補西墻的“千萬負翁”。他不僅以擴大投資規模、資金周轉緊張為由,提供虛假商品購銷合同,騙得省城兩家銀行共1000萬元貸款,還向多名個人以及單位非法集資2.7億元。3月20日,趙某因涉嫌騙取貸款罪、集資詐騙罪、虛增注冊資本罪,在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受審,幫其借款的肥西縣某銀行副行長劉某以及幫其注冊公司的施某也一同受審。
“千萬富翁”嫌集資詐騙上億元
作為原安徽海世界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海世界公司)、合肥云頂咖啡有限公司、合肥億佰沐浴休閑有限公司(下稱億佰公司)、合肥天赤商貿有限公司四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趙某是外人眼中的“大老板”。因為資產豐厚,籌措資金、貸款經營、尋找擔保人,對他來說都很容易,事實上這些都是假象。
公訴機關指控,2005年至2009年,趙某通過受讓股權、合作設立等方式成立這四家公司,但是2007年以來,上述公司一直處于未實際經營或負債虧損經營的狀態,2009年至2011年,趙某明知這些情況,以本人、海世界公司、億佰公司名義,作為借款人,以炒土地、炒黃金、融資、資金周轉緊張等為由,以支付高額利息并承諾短時間內還款為誘餌,以及以當時身為肥西某銀行副行長的劉某和自己公司為擔保等手段,通過劉某等人介紹,先后向多人以及小額貸款公司非法集資2.7億元。這些款項除少部分投入公司外,趙某將大部分用于歸還前期高額借款本息,為自己以及家人購買住宅以及豪車,造成多人損失共計6700萬余元。
借完私人錢,趙某又將如意算盤打到了銀行頭上。據指控,從2011年2月份開始,他先以海世界公司需要購買原料和加強酒店設施規模為由,提供該公司虛假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等資料,以公司名義向某銀行申請并獲得500萬貸款額度。同年9月,趙某提供了虛假的商品購銷合同,與該銀行簽訂了400萬元的借款合同。此后,他又以海世界公司擴大經營、進口原材料等理由,向該銀行與肥西某銀行貸款600萬元。從兩家銀行騙取貸款后,這些錢全部被趙某用于償還個人借款。
趙某之所以能夠獲得兩家銀行的貸款,一方面在于他對申報貸款材料的造假,欺騙了銀行的審核系統;另一方面合肥某擔保公司為其提供了擔保,并且李某等人為其提供了反擔保。貸款一年到期后,趙某無力償還,李某被迫償還所有債務。
除此之外,趙某在2008年,采用中介墊資的手段向億佰公司驗資賬戶繳納990萬元現金,獲得驗資報告后該賬戶資金兩天內撤出,從而騙取了工商登記。隨后,又以同樣方式為海世界公司虛增注冊資本1000萬元。施某在期間,幫助其進行了一系列的公司注冊事宜。
被告人:非法集資是為了公司的發展
公訴方認為,被告人趙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騙取他人6700萬余元,騙取銀行1000萬元貸款,使用虛假的驗資報告欺騙公司登記主管部門,取得公司登記,虛報注冊資本1990萬元,應當以集資詐騙罪、騙取貸款罪、虛報注冊資本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被告人劉某明知趙某非法集資,仍積極為其介紹借款,應當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追究其刑事責任。施某伙同趙某使用虛假的驗資報告欺騙公司登記主管部門,取得公司登記,應當以虛報注冊資本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針對公訴機關的指控,趙某不予承認。庭審中,他提出,自己借錢就是為了公司運轉,沒有詐騙,也沒有集資,更沒有揮霍。在案發前,自己已經償還了大部分借款。
“公司經營不好,因為所在路段一直在修路,但是公司的發展前景很美好”,趙某供述,自己之所以非法集資,實際上都是為了公司的發展。
為了成功從銀行騙取貸款,趙某指使公司財務人員編造虛假的公司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對此,趙某解釋自己并沒造假,“因為公司未來的發展前景很好,我只是把數字夸大了而已”。
對于公訴機關指控其將非法集資詐騙的錢財用來給家人購買住房和豪車行為,趙某也予以否認,稱自己的個人存款和貸款都是在一張卡上,所以不能認定為揮霍。
“我一直以為他公司經營狀況很好,去他飯店吃飯,包廂都訂不到”,和趙某相識十余年的肥西縣某銀行副行長劉某稱也被趙某的身份所“蒙騙”,所以為了讓趙某走出困境,劉某將自己十余位親戚朋友介紹給趙某,并以高息貸款的形式借錢給趙某。截至趙某投案前,還尚有四五千萬元的借款尚未還清。
由于案情復雜,該案未當庭宣判。
?
相關鏈接:
山東煙臺非法集資案涉4.5億元 1名主犯潛逃美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