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評論>
    對惡性傷醫零容忍是法治底線
    對惡性傷醫零容忍是法治底線
    來源: 京華時報 作者:陸文江 時間:2014-03-18 15:12
      潮州發生的辱醫事件,一些人的行為不僅惡劣,而且涉嫌侵犯當事醫生的合法權益、破壞醫院秩序。不管是圍堵侮辱,還是暴力傷害,從來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
      
      都知道醫患關系緊張,一點就著。在廣東潮州,一酒后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因搶救無效死亡,家屬急了,非說這是醫生失責。不問青紅皂白,拉著當晚的值班醫生“游街示眾”,這架勢,醫生還敢救死扶傷嗎?
      
      從事情的起因看,死者親友認為醫院在醫療過程存在問題,對死者的死因有異議,進而發生過激行為,影響醫院正常醫療秩序。解決矛盾,不能脫離法治方式,破解醫患矛盾,同樣需要在法治框架內進行。潮州發生的辱醫事件,一些人的行為不僅惡劣,而且涉嫌侵犯當事醫生的合法權益、破壞醫院秩序。目前參與圍堵醫生的2名嫌疑人已經自首,當地公安、衛生等部門正依法處理。
      
      盡管事情已告一段落,但其帶來的反思仍在繼續。有問題可以好好說、冷靜處理,不管是圍堵侮辱,還是暴力傷害,從來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此前,針對一些地方的惡性傷醫問題,公安部門已經表態,堅持“零容忍”,依法嚴厲打擊各種侵害醫務人員的違法犯罪行為,切實維護醫療秩序。這一法治底線,是對極端言行的有力遏制,必須牢牢守住。
      
      還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這起醫患糾紛發生后,網絡很快傳出“醫院向死者家屬賠償10萬元以平息事態”的信息。而事實是,患者家屬確向潮州市中心醫院提出10萬元賠償要求,但院方沒有接受,賠償一事并不屬實。且不說這一不實信息存在造謠的嫌疑,就從處理糾紛的角度說,明明是患者家屬行為不對,還能“獲得賠償”以息事寧人,這種“花錢消災”的邏輯,非但不利于化解糾紛,還會傳遞出一種“越鬧越能解決事情”的錯誤信號,從而放大了這一不良事件的負能量。脫離了法治和理性的軌道,沒有了基本的處置原則和規則,矛盾糾紛就會越攪越亂,越弄越復雜。
      
      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的門診量是73億人次,出院人數1.91億人,而統計到的醫療糾紛是7萬件左右。在這樣巨大的診療量里,絕大多數的醫患雙方還是相互配合,解決了廣大患者的病痛,出現糾紛的還是少數,醫患沖突并不是醫患關系的主流。一味夸大醫患矛盾,炒作個別極端事件,渲染對立情緒,不利于解決問題,對誰都沒有好處。
      
      文/陸文江
    (編輯:李琳)
    ?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