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shù)產(chǎn)業(yè)開發(fā)區(qū)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社會長焦>
    “國字頭”的馬甲還能披多久?
    “國字頭”的馬甲還能披多久?
    來源: 紅網(wǎng) 作者:劉奐明 時間:2014-03-17 16:34
      不久前,有人在網(wǎng)上發(fā)帖稱,收到“中國經(jīng)濟貿(mào)易促進會”(以下簡稱“促進會”)的邀請函,該會將于今年5月初在香港洲際酒店舉辦“全球華人企業(yè)領(lǐng)袖(香港)峰會”,并向參加者收取39800元的入場費。(3月14日《中國青年報》)
      
      突然收到如此熱情洋溢的邀請函,難免讓人怦然心動,可能有人按時赴約欣然前往,但面對數(shù)目不菲的入場費,可能還有人心里會嘀咕:“中國經(jīng)濟貿(mào)易促進會”究竟是怎樣一種機構(gòu),其可信度有多高,花這筆錢值不值?
      
      從字面來看,這個被冠以“中國”字頭的協(xié)會,估計來頭不小,不然,“中國”倆字誰敢輕易亂用?其實不然。據(jù)報道,國務院國資委早在2011年8月下旬就發(fā)布官方聲明,稱促進會冒用其名義舉辦活動,“提供虛假信息,騙取公眾信任”。
      
      顯然,這個所謂的促進會,貨色不咋地。而叫人匪夷所思的是,該協(xié)會對國資委的官方聲明置若罔聞,依然以政界名人為噱頭,以吸納會員和頒發(fā)名目繁多的獎項吸引企業(yè)重金參與,大肆斂財,興風作浪。
      
      實際上,不少冠以“中國”“全國”“中華”的社會團體,無非是拉大旗扯虎皮,利用民眾對政府的信任,以此混淆視聽招搖撞騙。而這些“國字頭”社會團體,騙人的伎倆并不高明。據(jù)《中國青年報》披露,促進會斂財?shù)姆绞街饕袃煞N——吸納會員、頒獎,這也是絕大多數(shù)此類機構(gòu)的通用招數(shù)。
      
      明眼人都知道,“國字頭”們發(fā)邀請函,無非為了遍地撒網(wǎng)放煙霧彈,先用千奇百怪的虛名給每個不特定對象一個甜棗,然后用這個誘餌開出價碼,專等別有用心者上鉤。因為,入會也好,領(lǐng)獎也罷,都有一個必不可少的前提,那就是按舉辦方開出的價碼繳費。
      
      歸根結(jié)底,無論吸收會員還是賣獎,其目的都是為了牟利,借以大發(fā)其財;無論加入社會團體還是買獎,就是為了揚名,借以裝點門面。這樣的交易,彼此心知肚明,所謂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國字頭”泛濫,不但讓社會團體的整體形象嚴重受損,也讓榮譽縮了水,難道不該扒掉這個騙人的馬甲?
      
      文/劉奐明
    (編輯:李琳)

    網(wǎng)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未經(jīng)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zhuǎn)載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