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社會長焦>
禁止前公仆坐臺或可根治假協會“賣肉”禁止前公仆坐臺或可根治假協會“賣肉”
來源: 紅網 作者:姬學濤 時間:2014-03-17 16:34
早在2011年8月下旬,國務院國資委即已發布官方聲明稱,“中國經濟貿易促進會”冒用其名義舉辦活動,“提供虛假信息,騙取公眾信任”。然而不久前,有人在網上發帖稱,居然收到了該協會的邀請函,這意味著兩年以后,該協會依然以政界名人為噱頭,通過會員制、頒發名目繁多的獎項吸引企業重金參與,并做得風生水起。(3月14日《中國青年報》)
在國資委聲明打假后,假協會居然毫發無損,看似不可思議,實際上見怪不怪。因為類似的假協會幾乎走的都是同一條路子——官商合作,互利互惠。企業出錢,假協會頒獎,全方位多角度地滿足了某些人的名譽饑渴,其本質與“賣肉”無疑,都是花錢買服務,互相需要。
別輕易說誰會相信這些買來的頭銜,“亞太地區十大最具發展潛力品牌企業”、“亞太地區最受尊敬華人企業家”、“中國杰出企業家”、“中國夢經濟終身成就獎”等等,聽名字就挺嚇人,碰上不明就里的“傻缺”,被假頭銜忽悠住也說不定。換句話說,花錢買頭銜往往是“小投入大回報”、“低風險高收益”。
假協會濫發獎項,縱容了更多的招搖撞騙,應該嚴打嚴懲。而仔細研究不難發現,政界名人、官方色彩是這些假協會行走江湖的金字招牌,原副主席、原副委員長、前部委領導等也紛紛為騙子坐臺,為招搖撞騙搖旗吶喊,這種行為顯然有失妥當。
而如果剝掉政界影響力這層皮,假協會頒發的獎項其實一文不值,那么賣獎買獎的市場也將迅速萎縮,這些假協會自然也就馬上垮臺了。一句話,禁止前公仆坐臺或可根治假協會“賣肉”。
該不該禁止前領導干部出席類似的商業活動,目前尚有爭議。但民政部部長李立國表示,《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總體方案》即將出臺,方案出臺后,現職公務員在行業協會商會擔任領導職務將大幅減少。中央也明令禁止公務員經商,對公務員帶薪下海明確說“不”。
上述規定就是為了有效地杜絕官商合作,消滅互利互惠的潛規則。比較而言,前領導干部在商會協會中活動,雖是個人名義,但實際上仍是利用了在職時的權力和影響力,販賣的是國家信譽,同樣應該明令禁止。
有權力的地方就有腐敗,前領導干部雖然卸了職,但影響力是卸不掉的,說白了,還是在利用國家權力。為了有效預防腐敗,杜絕擾亂市場的行為,有必要盡快立法對前領導干部的社會活動予以規范,禁止他們出席類似的商業活動,把無形的權力也關進籠子里。
文/姬學濤
(編輯: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