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藥店買保健品,卻買回來兩瓶食品。”近日,海口市民林女士反映,她在海口一家藥店購買保健品,回家后才發現買回來的產品上無保健食品標識。經執法人員鑒定,這兩瓶維生素并非保健品,而是普通的食品。按照有關部門的規定,藥品、保健品、食品銷售,應該嚴格區分柜臺(貨架)銷售。但記者調查發現,海口多家藥店,都存在著把保健品和食品混在一起銷售的情況。
反映:市民買的兩瓶“保健品”居然是食品
據林女士介紹,春節后,她到海口金牛嶺公園附近的一家藥店,準備購買保健品。經藥店內工作人員的推薦,她最終花600多元購買了美國某品牌的一瓶維生素E和一瓶維生素B。回家后,她仔細看了看瓶子上的包裝,發現沒有“保健食品”標識,QS標識也沒有。“這種信息不全的產品會不會對身體有危害?”林女士隨即將問題反映給了海口12345。海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執法人員鑒定稱,林女士購買的這兩種維生素片不是保健品,而是食品。對于這種解釋,林女士也感到不解,她認為即使是食品,最起碼也應該有“QS”質量安全標識,并且藥店將保健品和食品混在一塊銷售,很可能會誤導消費者。
走訪:多家藥店將保健品和食品混在一起出售
對于林女士遇到的情況,記者進行了一番調查,發現海口不少藥店的確存在保健品銷售區賣食品的情況。在海口紅城湖路的一家藥店,記者剛走進藥店,發現保健品銷售區被設在了最顯眼的位置,早晚鈣、鈣鐵鋅等幾種盒裝補品的包裝上,既無藥品“OTC”標識,也無“保健食品”標識。
在海口府城大路街一家藥店的營養滋補類銷售區,記者發現,某鈣片雖是同一品牌,但兩瓶鈣片的價格不同,一種有“保健食品”標識,另一種卻沒有。
南海大道一家藥店的保健品銷售區,此處同樣存在保健品和食品混在一起銷售的情況。
回應:市民購買時注意包裝上的“藍帽子”
對此,記者采訪了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該局藥品流通監督管理處副處長符祝告訴記者,目前保健品已經實施了“藍帽”工程,如果是在藥店銷售的保健品,包裝上應該有一個藍色帽子形狀的“保健食品”的標識,消費者購買時可留意。至于藥店是否可以銷售食品,這要看藥店是否已經向工商部門申請了相應的經營范圍,即使可以銷售食品的藥店,也應該嚴格做到,藥品、保健品、食品分區銷售,銷售人員應耐心準確地向消費者說明商品的實際信息,避免誤導消費者。
?
?
相關鏈接:
芒果防皺紋激發細胞活力 8種水果媲美保健品?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