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敬老院、孤兒院里探春節:失團圓,溫暖在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4-02-05 18:07

    ????新華網北京2月5日電?新春佳節之際,家家戶戶張燈結彩歡聚一堂,洋溢著喜慶熱鬧的節日氣氛,可社會上還有一部分群體卻沒有親人可以團聚:年過花甲的五保戶,敬老院里的孤老,失去親人和自立能力的孤殘兒童。新華社記者走近這部分群體,傾聽他們的新年期盼。

    ????敬老院:新衣新褲難掩節日冷清

    ????在拉薩市敬老院內,鮮紅的“福”字映襯出節日的喜慶,院里的28位老人,有一半老人被親戚接回家過年,剩下一半便留守在了敬老院里。春節期間,援藏干部給老人們送來了、水果和老年營養品等慰問品,并陪同他們喝茶、聊天,噓寒問暖。“我們一起看晚會,還玩了藏式骰子等傳統游戲。”在拉薩市敬老院安享晚年的耄耋老人阿旺開心地說。

    ????同樣收到不少節日“禮物”的還有安徽省安慶市岳西縣毛尖山鄉板舍敬老院,由于節前一些愛心人士的捐贈,這里的25位老人在新年到來時,從里到外換上了新衣服。摩挲著新衣新褲,不會說話的儲誠運笑得特別燦爛。

    ????60歲的儲誠運是院里的“老好人”,因為他不會說話,智力不健全,每天都是笑呵呵,卻熱衷于上山收集竹子做農村用的耙子,送給村子里的人。每當別人收下他的耙子,他就會高興地咧開嘴巴,從喉嚨發出一陣聽不太清的笑聲。在毛尖山鄉板舍敬老院里,有一半老人像儲誠運這樣患有智力認知障礙,對于他們而言,雖然無法完全理解春節的含義,但看到院子里掛起的燈籠,燃放的鞭炮,身上的新衣服,顯得特別興奮。

    ????“平時會組織村里的留守兒童來跟老人們做伴,打掃衛生,說說話,讓老人孩子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可現在寒假孩子們與父母團聚過年了,老人們就孤單許多,我們就多張羅點活動讓他們開心開心。”敬老院負責人劉磊告訴記者,“學雷鋒活動日”及重陽節的時候,會有許多志愿者來慰問陪伴老人,可春節期間便很少有人來了。

    ????兒童福利院:濃情年夜飯“呼喚”更多愛心家庭

    ????除夕之日,在合肥市兒童福利院200多平方米的食堂內,20個大圓桌整齊排放著,近兩百名能出外用餐的孤殘兒童們,身穿紅色、黃色、藍色等顏色鮮艷的新衣服,自己動手或由工作人員進行喂食。

    ????糖醋排骨、紅燒牛肉、基圍蝦、糯米圓子、甜湯等20多個菜陸續端上了桌子。6歲的廬立江是聾啞人,雖然不能說話,但是他卻拿起了裝有雪碧的一次性杯子敬向給他喂飯的工作人員,露出憨憨的笑容。

    ????在這里,每逢大年三十,福利院都會把所有身體情況允許、能出外就餐的孤殘兒童接到食堂來集體吃年夜飯。合肥市兒童福利院院長尹學萍告訴記者,近幾年來,殘疾的孤兒比例越來越高,現在來院的孤兒,98%以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殘疾。“我們逐漸完善了‘集體供養,家庭寄養、機構形態下的雙親家庭照顧’三種兒童照料模式,希望能夠讓孩子們體會到家庭的溫暖,尤其是在春節這樣的傳統節日中。”

    ????鄭勇便是福利院為家庭寄養模式招聘的“愛心媽媽”之一,六年前她與丈夫一起被招募來到福利院,組建了一個“愛心家庭”,承擔了養育5個孤殘兒童的責任。“我現在已經離不開他們,只要條件允許,我會一直陪著孩子們度過一年又一年,陪他們吃每一頓年夜飯!”

    ????“雖然在國外家庭供養模式較為普遍,但這種模式在國內還是一個新事物。”尹學萍說,認同和理解這個崗位的人并不多,目前福利院提供了20個“愛心家庭”的房子,但是由于“愛心父母”要求真正的夫妻,并且365天都有家長在家照顧孩子,現在只成功組建了13個“愛心家庭”。“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愛心家庭能夠組建起來,給孤殘孩子一個完整的童年。”

    ????“節日化”關心需要日常化

    ????“當我老了,不再是原來的我,請理解我,對我有一點耐心……當初我引導你走上人生路,如今請陪伴我走完最后的路。”合肥市市民小夏是一名私企主管,利用空余時間常去養老機構做志愿者,他動情地朗讀了這篇網上被廣泛轉發的散文,他說,“與國外相比,國內為養老場所服務的志愿者太少了,有的養老院一年才能迎來一次志愿者活動,這些老人已經逐漸被社會遺忘在這個角落。尤其是在春節這種傳統節日,老人最怕的就是寂寞,沒有人關心。”

    ????春節期間記者走訪敬老院、福利院發現,伴隨著國家逐漸提高對于邊緣人群的社會保障,這部分人群的物質生活正在日益提高。但對于親情缺位、缺少情感關懷的他們而言,日常化、系統化的關心與情感交流恰恰是目前所缺乏的。

    ????“作為易被忽視的邊緣人群,孤兒和老人往往是到兒童節、重陽節等重要節日才會成為媒體和社會的關注對象,這很容易讓他們產生‘人走茶涼’的孤獨感。”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社會學教授易林分析指出,目前社會上對于這部分邊緣群體的救助多數是維持其基本生活保障,在個別特殊節日中看似熱鬧的志愿者活動,也基本是走過場,鮮有關注到他們的精神生活,“應當想辦法將目前這種‘逢節才關愛’的狀態逐漸轉為日常化。”(記者楊玉華、張紫赟、張京品、周暢采寫)

    [來源:新華網] [作者:王子暉] [編輯:童言]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