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四川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外公布,成都出土2000多年前西漢時期古墓出土遺物總計620余件、竹簡920支、木牘50枚,其中九部醫書疑似“神醫”扁鵲學派醫術典籍。
據了解,去年7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荊州文物保護中心組成聯合考古隊,對位于成都市金牛區天回鎮的一處西漢時期墓地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經過一年多的發掘整理,古墓文物保護工作基本完成。
在出土的古墓文物中,記錄有醫學典籍的920支竹簡尤為獨特,簡文內容可分為九部醫書,包括一部有名稱的《五色脈診》,暫定名為《敝昔醫論》、《脈死侯》、《六十病方》、《尺簡》、《病源》、《經脈書》、《諸病癥侯》、《脈數》等。在這些竹簡中,還有184支竹簡的內容為醫療馬匹疾病的《醫馬書》。
“我們成都這次出土的9本醫術,它涉及的方面很全面,從藥方到配藥,如何治病、吃藥,是完整的理論體系。”成都市文化考古研究所、成都大遺址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謝濤說,這次出土的醫書中有部《敝昔醫論》,‘敝’、‘昔’二字有通假字,通假過來就是《扁鵲醫論》,從出土的九部醫書內容分析,這可能是失傳了的中醫扁鵲學派經典書籍。
謝濤還說,與醫簡一同出土的還有一個完整人體經穴髹漆人像,身體上用白色或紅色描繪的經絡線條和穴點清晰可見。而扁鵲是中國古代著名醫學家,被推崇為脈學的倡導者,尤善于經脈學,這個完整的人體經穴髹漆人像,與墓葬出土的經脈醫書相對照,更有可能是扁鵲學派經典書籍。
同時,古墓中還出土了4部蜀錦提花機模型,是迄今我國發現的唯一有出土單位、完整的西漢時期織機模型。在古代,“錦”是絲織品中最高級的奢侈品,一向有“寸錦寸金”的說法。美譽度極高的蜀錦,在漢代逐漸發展到第一個高峰。
“織機由竹木構成,結構復雜,部件上殘存有絲線和染料。”謝濤說,跟織機一起出土的還有十多件彩繪木俑,俑的身姿、銘文各不相同,極有可能為司職不同的織工,應是漢代蜀錦紡織工場實景模擬再現。同時,從織機復雜程度來說,和以前出土織機模型想比,它的工作原理更加復雜非常先進,對于研究中國乃至世界絲綢紡織技術的起源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完)
?
?
?
相關鏈接
“海南之寶” 海南“出土”珍稀瑰寶海沉木?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