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廣州12月15日電中國政府14日發布《關于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關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對“新三板”全國擴容作出部署,備受關注的“新三板”擴容靴子落地。專家表示,這標志著中國金融體系及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進一步完善,有望優化中小微企業的融資環境,加快轉方式調結構的步伐。
證監會表示,“新三板”是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國擴容標志著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取得了實質性進展,有利于充分發揮資本市場促進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作用。
按國外成熟市場經驗,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應為“正金字塔”結構,其中主板市場是塔尖;二板市場為塔身,為中小企業和創新企業的“助推器”;場外市場恰是金字塔的龐大基座,是上市資源的“孵化器”和“蓄水池”。但在中國卻是“倒金字塔”結構。目前滬深證券交易所總市值約24.13萬億元,但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僅約300家,市值350億元。
隨著《決定》的出臺,“倒金字塔”格局將迎來轉機。數據顯示,目前全國約有2000多家企業準備在新三板掛牌。華泰證券預計,未來5年,累計將有約7000家企業掛牌,形成和上交所、深交所三足鼎立的全國性證券交易所,總市值將達到約1.4萬億元。
此外,《決定》還明確了“轉板”機制,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掛牌的公司,達到股票上市條件的,可以直接向證券交易所申請上市交易,這樣就為建立不同層次市場間的有機聯系創造了條件。
不僅如此,“新三板”擴容后還將有效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壓力,優化企業轉型升級的融資環境,繼而加快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步伐。
證監會研究中心主任祁斌表示,目前中國經濟結構性矛盾日益凸顯,發展資本市場,尤其是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是化解矛盾和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途徑。
《決定》提出,“新三板”的定位主要是為創新型、創業型、成長型中小微企業發展服務。境內符合條件的股份公司均可通過主辦券商申請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開轉讓股份,進行股權融資、債權融資、資產重組等。此外,掛牌門檻也大為降低,企業“可以尚未盈利,但須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所披露的信息應當真實、準確、完整。”
“新三板擴容提供了一套融資方和投資方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機制,有利于緩解中小企業 資金渴,規范企業治理,優化企業轉型升級的融資環境。”廣東金融學院院長陸磊說。
數據顯示,目前“新三板”共有掛牌企業351家,從行業分布看,信息技術、工業、醫療保健行業有286家掛牌公司,占比達81%。其中信息技術行業的掛牌公司達192家,占比達54%,充分體現了經濟轉型升級的趨勢和方向。
為保障新三板健康發展,《規定》還提出,在投資者風險管理及權益保護方面,將建立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并加強監管,保障投資者合法權益,體現了管理層對于新三板的嚴格要求和悉心呵護。
財經評論員蘇培科表示,新三板擴容堅持市場化方向有望讓這一市場保持活力和吸引力,但監管層一定要規范引導,保障市場秩序,培育企業、投資者和中介機構共贏發展的土壤和環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