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趪腋咝录夹g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诮ㄑ?/a>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評論>
    延遲退休,誰與重體力勞動者對話?
    延遲退休,誰與重體力勞動者對話?
    來源: 海外網 作者: 時間:2013-12-12 14:49

      近日,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表示,我國將采取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方式,可能會從現在規定的退休年齡最低的群體開始。媒體稱,男50歲和女45歲是現行規定的最低退休年齡,可能會成為延遲退休政策的先行者。但退休年齡低的群體基本都屬于重體力勞動者,甚至是失去勞動能力的人。

      今天看來,漸進式延遲退休已經是板上釘釘的共識。無論是老有所養,還是老有善養,關鍵是各得其所,既不能早早閑著,也不能遲遲累著。根據人社部的權威解讀,漸進式延遲退休有三層含義:一是有一個預告期,提前幾年告知社會;二是分步驟,可能會考慮從現在規定的退休年齡最低的群體開始;三是“邁小步”,用較長的一段時間逐步完成平滑過渡。

      然而,真正的問題在于:一者,低齡退休者本就是“受照顧”群體,如果首先拿他們“開刀”,決策之善恐怕會斯文掃地;二者,對于重體力勞動者等,本就屬于透支體能與精力的狀態,雖然看似提前了幾年退休,但實際上工作時長未必比晚退休的公職人員少,如果單純以年齡來“均衡”,或會出現新的失衡。正如一位工作了20多年的清潔工抱怨道:“年紀一大就不能繼續當清潔工了,而那個時候我還領不到養老金。我的生活該怎么辦?”

      重體力勞動者等群體在延遲退休中,顯然屬于話語權較弱的部分,但客觀而言,他們又是最苦最累的一群人。2013年11月,《小康》在世界各地的中國人中開展年度感受調查,結果顯示:2013年,中國人的最大感受是“累”,有人“身累”,有人“心累”,有人“特別累”,還有人“越來越累”……而有關統計資料顯示,巨大的工作壓力導致我國每年“過勞死”的人數達60萬人,中國已超越日本成為“過勞死”第一大國。對于一線勞動者,尤其是高強度、重體力勞動者來說,他們的辛勞程度顯然不能與常規服務性工作或腦力勞動者相提并論,在延遲退休的政策考慮中,也理應得到區別對待。

      年華老去,青春不再,誰都會擔心后顧之憂。作為事關公共利益的制度設計,延遲退休已經從理論爭議走向“試水”。正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研究部副部長貢森所言:“中國社會亟需一場理性的對話?!毕匆路N花,還是繼續奔波,不能任由專家學者閉門造車,必須將利益博弈置于公開透明的決策平臺之上——既要聽得見利益關切者的意見,更要將種種聲音糅合成“最大公約數”,以程序正義消弭公眾吐槽背后的焦慮與不安。

      只是眼下,延遲退休,誰來與重體力勞動者真誠對話呢?

    (編輯:李琳)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诰W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