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姐妹在海南省人民醫院降生,但雙胞胎的出世并沒有讓孩子的父親小曾喜笑顏開。雙胞胎因為早產住進了保溫箱,孩子的母親小麗也因為高血壓生產情況危急,住進了重癥監護病房。母女三人昂貴的醫療費讓孩子父親不知所措,小曾說,“如果實在沒有辦法,就只有把其中一個孩子送給好心人養了。”
11月27日,記者來到海南省人民醫院新生兒科,見到了這個不知所措的年輕父親小曾。小曾才23歲,但面容憔悴。小曾說,新生兒科和重癥病房都進不去,只有規定的時間才能探望,他已經和小麗的母親在新生兒科外的板凳上坐著休息了三晚。
小曾家住儋州市海頭鎮桐樓村,他和老父親一起種了數畝地的甘蔗,年收入僅有1萬多元。小曾現在已經是3個孩子的爸爸了,除了新生的雙胞胎姐妹,還有一個一歲多的女兒,家里負擔很重。
每天看著長串的醫藥費通知單,小曾很是無助。他說,“已經給醫院交了2萬多塊錢了,醫院今天又催我交錢,但我實在沒有錢了。現在兩個孩子和妻子的醫藥費每天都要花6000多元,我接下來不知道怎么辦。那2萬塊還是和親戚朋友東拼西湊借來的。”
小曾說,本來準備在儋州醫院生產,但是那邊醫院說,小麗有高血壓生產很危險,所以轉到省人民醫院。11月24日晚上12點,22歲的小麗剖腹產誕下一對雙胞胎。但是這兩個嬰兒都屬于早產兒,僅有七個月大。而且兩個嬰兒的體重僅有三、四斤。沒有媽媽的奶水,雙胞胎如今只能在保溫箱活著。
雙胞胎的主治醫生曹翔告訴記者,雖然這兩個孩子是早產兒,但他們如今身體狀況比較健康,只是始終喝不上母乳對于孩子的成長來講很不利。目前仍需要根據嬰兒的健康狀況留院觀察。曹翔說;“他們家長現在連基本的(奶水)都供應不了,他們說盡量去籌錢,然后我們這邊能跟他省的也盡量跟他省了,還有一部分也是能報銷的。”
小曾說,“如果真是沒有辦法,我們只能把以其中一個孩子送給好心人領養,但是我還是不忍心的。所以希望社會上的朋友能幫個忙,我會非常感謝的。”說著,他的眼眶變得紅紅的。
有熱心網友得知小曾有想將孩子送養的想法,在微博上呼吁對小曾家進行救助,并寫道“如果認識有能力領養小孩的告訴一聲,同時,有了解怎么辦認領小孩法律方面的,也告訴聲,拜托了!”
記者了解到,小曾家的情況其實并不符合送養孩子的條件。海口市民政部門明確規定,一般情況下,生父母送養其子女必須屬于因患病或其他原因喪失勞動能力或沒有生活來源而無力撫養子女的人。
?
相關鏈接:
研究稱PM2.5細粒顯著影響嬰兒致畸率和早產率?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