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這藥坑害了符奶奶。
海口網11月27日消息(記者 林菲 文/圖)3盒從北京寄來的免費降血糖藥品,讓海口72歲的符奶奶服用一個月內2次送醫院急診。符奶奶的孫女陳小姐多方收集證據,終于讓老人丟掉藥品。
7旬老太吃免費藥2次送急診
陳小姐在海口某醫院工作,她的奶奶今年72歲,有30年的糖尿病史,符奶奶和老伴陳爺爺經常通過電話、上門推銷等方式購買藥品、保健品等,雖然陳小姐每次都告訴他們這幾乎都是假的,但老人并不聽勸,房間里擺滿了各式藥品、保健品。
24日中午,符奶奶吃了一顆藥,當天下午就感覺無力、腳軟、冒冷汗,吃完晚飯后出現意識模糊、不能行走,家人趕緊把她送到醫院急診,醫生告知是低血糖。這時陳小姐的父母才告訴她,這是一個月來奶奶第二次因低血糖送診了。陳小姐向奶奶和爺爺詢問后得知,原來是一個多月前,一個來自北京的電話打到家中,對方自稱是“中國生物醫藥科學研究總院附屬糖尿病康復中心”的,并給奶奶寄來3盒“甘露消渴膠囊”免費試用。符奶奶第一次按照說明服用,一日3次,一次4-5粒,服用后立刻因低血糖送醫院急診。此后,符奶奶竟然將劑量改為一次1粒仍繼續吃藥。
孫女調查確定免費藥為假藥
26日,記者看到符奶奶服用的“甘露消渴膠囊”,一個包裝盒里有2瓶塑料壓旋蓋瓶包裝的藥,包裝上寫有國藥準字“Z63020187”,生產企業為“青海省格拉丹東藥業有限公司”,說明書上寫著地址為“北京市海淀區五棵松太平路甲40號”。陳小姐稱,一開始,她使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查詢時,這個準字號查出的藥品的確為甘露消渴膠囊,這讓陳小姐也迷惑了。后來她撥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投訴咨詢電話,工作人員與她一一核對藥品信息時,發現生產地址不一致,說明藥品是假的。記者也從青海省格拉丹東藥業有限公司的官方網站上看到,它們所生產的甘露消渴膠囊為藥用PVC硬片、鋁箔包裝,而非符奶奶收到的瓶裝。
25日,陳小姐向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投訴該藥,但工作人員告知“北京市海淀區五棵松太平路甲40號”這個地址不詳細,不能追蹤。為此,陳小姐裝作顧客撥打了與藥品一起寄來的“醫療信譽保證卡”上的健康熱線,假稱自己想去店里看看,但對方給的仍是說明書上的地址,并稱來店里必須先掛號看病才能拿藥,很麻煩,而郵寄可直接拿藥,669元3盒一個療程。
不要輕信不明途徑購買的藥品
陳小姐說,當她把收集來的證據給兩位老人看時,他們才相信這些是假藥。她希望借著本報提醒市民,不要輕易相信不明途徑購買的藥品。
海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稽查局辦公室提醒市民,要通過正規渠道購買藥品。市民可在當地正規醫院、藥店購買,或者在具有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互聯網藥品信息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的網站購買藥品,并保存好發票、收據。購買藥品后,可通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查詢包裝盒上的準字號,并逐一核對信息,如發現生產企業、生產地址有所不同,可進一步向當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核查是否進行了變更登記。另外,不要輕信通過免費講座、組織旅游、免費贈送、上門推銷等手段銷售的藥品、保健品。在購買藥品時,也需要注意分辨藥品與保健品,非藥品不具備治療效果,警惕虛假廣告夸大療效。
?
?
相關鏈接
湖北:主持人現場請食藥監局領導鑒別假藥(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