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乞討老人被撞無人救助 慘遭“二次車禍”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3-11-15 11:06

      

      昨日凌晨1時57分許,天空飄著零星小雨,讓人倍感寒意。

      60歲的王榮(音)結束一天的乞討,準備回蔣家橋的一個簡易棚休息。在人民東路浦發銀行前橫過馬路時,她被一輛“兩輪車”撞倒,駕駛員撿起掉落的物品后,棄她而去。幾分鐘之后,一輛出租車再次將她撞出幾米遠……

      記者采訪了解到,王榮在溫乞討是為了供養兩個讀大學的兒子。

      監控記錄心寒一幕

      第一段監控顯示:14日凌晨1時57分許,一行人沿斑馬線橫過馬路,但走到中段,卻斜著走到機動車道上。這時,一輛“兩輪車”急駛而來,撞倒行人后,駕駛員連人帶車也栽倒在地。接著發生讓人詫異的一幕,肇事者徑自扶起車子,把掉在地上的一件物品搬到車上,像沒事人一樣開走了。被撞傷的行人只能勉強支撐起身體坐在地上,身邊還有一個乞討用的破碗。事故吸引了好幾名過路人的注意力,但他們無一伸出援手,或制止肇事車逃逸,或救助傷者。

      第二段監控顯示:14日凌晨2時5分許,受傷行人躺在地上,一輛出租車剎車不及,連撞帶拖把該婦女撞出好幾米遠。出租車駕駛人意識到自己撞了人,趕緊把車子往后倒。

      交警稱,事后經現場勘察,發現兩條帶血的剎車痕跡約3.6米長,萬幸的是倒地婦女未遭車輪輾軋,否則很可能丟了性命。此后,另一途經現場的“的哥”報了警。

      傷者求助駕駛員遭拒

      當天凌晨,受傷的王榮被送往附二醫救治。經過檢查,王榮左肱骨骨折,左側股骨骨折,全身多處挫傷,數顆牙齒脫落,但生命體征較為穩定。

      王榮說,她被“兩輪車”撞倒之后,苦苦哀求駕駛員送她去醫院,但對方沒有任何反應,直接開車走了。她試圖站起來,卻無能為力。在她被出租車碰撞之前,旁邊有不少摩托車和行人經過,但沒有人停下腳步。

      交警稱,由于夜間光線差,路面監控并不能清晰反映“兩輪車”駕駛員的體貌特征,而事后受害者也不能辨別肇事車子到底是摩托車、電動車還是燃油助力車,因此給警方破案帶來很大困難。發生二次碰撞的出租車駕駛員系江西籍鄭師傅,他稱當時夜黑視線差,發現傷者時雖竭盡全力采取急剎車,但無濟于事。

      目前,交警部門已對這起二次事故展開深入調查,追查肇事駕駛員。

      事故復雜,責任怎么分?

      市交警一大隊一位民警按照以往的經驗,對該起事故的責任進行了分析——

      1.如果“兩輪車”經鑒定為機動車,那么行人闖入機動車道,顯然是侵犯了對方的路權,這樣的話很可能被認定為雙方同等責任。

      2.如果“兩輪車”經鑒定為非機動車,那么該車在機動車道行駛明顯違反交通安全法,而行人未走斑馬線同樣屬于交通違法行為,一般也是同等責任。

      3.撇開車輛屬性,肇事駕駛員當場逃逸,一般情況下認定為全責。如果事故另一方有明顯過錯,那么肇事駕駛員至少負主要責任。如果造成他人重傷的,還要追究其刑事責任。

      4.對于發生二次事故的出租車,則要根據當時的路況、視覺條件、天氣情況等多種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再認定其責任,如果是無意碰撞,一般是次要責任。

      民警強調,由于該案件尚在調查階段,許多證據還需要進行固定,因此事故最終責任要等案件完全查明后才能認定。

      交警部門提醒,夜間行車應放慢車速,注意觀察路面動態。一旦發生交通事故,駕駛員應當保護現場、打電話報警并及時搶救傷員。

      溫州商報記者 徐再杰 通訊員 方剛

      一場車禍背后的辛酸故事

      老人在溫乞討供養兩個兒子上大學

      昨天凌晨,一輛從安徽阜陽開往溫州的客車上,男青年于強(化名)異常焦急。因為此時,他那在溫州靠乞討和撿破爛供他上學的母親,因為出車禍正躺在病床上,而他的父親一籌莫展。與此同時,他還得瞞著在安徽阜陽念大學的弟弟小于,因為家里人怕他擔心,影響學業。

      今年65歲的于中奇守在妻子的病榻前,看著妻子纏滿繃帶的瘦小身軀,一遍遍地向記者控訴肇事者以及路人的冷漠。

      老人用很難聽懂的普通話低聲地告訴記者,他是安徽阜陽人,和老伴來溫州打工已有近10年時間。由于妻子王榮沒有勞動能力,白天就靠于中奇撿破爛為生,晚上則由王榮拖著多病瘦小的身軀到各大酒店、娛樂場所門口討要些零錢。目前兩人蝸居在市區蔣家橋附近自己搭建的一處窩棚內。兩人一年省吃儉用,能省下7000~8000元,而這些錢,大多寄給了老家的兩個兒子。

      說起自己的2個兒子,于中奇臉上露出了自豪的神情。大兒子于強今年29歲,大專畢業后成為當地的一名鄉村小學老師,二兒子小于今年22歲,目前是安徽阜陽師范大學的一名在校本科生。兩兄弟的學費,多半是靠于中奇兩夫妻撿破爛、乞討,一分一分、一塊一塊攢出來的。但他們沒有告訴兒子自己在溫州的生活現狀,“他們知道了肯定不讓我們這么做。”于中奇說。

      一路上心里牽掛著母親的于強所乘的車子半路拋錨,讓行程耽擱了幾個小時,昨晚10時30分左右,于強乘坐的汽車終于抵達溫州。

      對于父母親在溫州的情況,于強表示自己其實是知情的,這讓記者很意外。“因為弟弟還在上學,家中還有許多欠債要還,所以……”他辛酸地說,“家里實在太窮。我們家在安徽農村,由于交不起學費,曾經被迫休學一年。后來為了讓我上大學,父母外出打工,我則申請了國家助學貸款才勉強完成學業。目前我一個月工資1000多元,助學貸款還有2萬元沒還掉。”于強說,父母真的是很不容易,他現在只希望警方能盡快找到肇事者,還母親一個公道。商報記者黃偉

      ■記者手記

      如果伸手幫一把……

      又一個雨夜的街頭。這次沒有上演撐傘救傷者的最美一幕,卻上演司機棄傷者、路人視而不見的丑陋一幕。

      對于肇事駕駛員的冷漠,相信所有看過監控畫面的人都會毫不吝嗇地給予譴責。或許,對于這樣毫無同情心的人來說,再怎么譴責也只是白費口舌。但他不要忘記,肇事逃逸已是錯上加錯,甚至可能觸犯刑律。因此,希望警方能夠盡快破案,給肇事者以嚴懲,給傷者以寬慰。

      至于路人的冷漠,或許是“救人被訛”的事情在他們心中作怪,以至于不敢伸手相助。但即便你不去扶起傷者,也應該第一時間撥打110、120,為傷者贏得救助的時間,或是提醒過往車輛繞開傷者,不使其受到二次傷害。

      躺在病床的王榮老人還算幸運,因為幾厘米的偏差,讓她躲過了車輪的碾壓,撿回了一條命。與此同時,她也是不幸的。要是當時有人伸手拉一把,那么她不需要承擔這么多的傷痛。

      所以,當面對一條岌岌可危的生命時,請伸手幫一把……

    ?

    相關鏈接:

    四川男子海口高調乞討 稱要討到1億元開燭光餐廳
    男子開車乞討被稱“豪華乞丐” 想討億元開餐廳
    江西上栗兩男子脅迫殘疾兒童乞討每天至少8小時
    海口乞討者“熟面孔”多 救助站:手段專業化影響救助
    廣州石牌橋地鐵站拾荒男刀刺六旬乞討女被控制
    業務員完不成任務遭罰 鬧市區裸奔上街扮乞丐乞討
    3名驢友盤纏用盡在街頭乞討被質疑

    ?

    相關鏈接:
    業務員完不成任務遭罰 鬧市區裸奔上街扮乞丐乞討
    3名驢友盤纏用盡在街頭乞討被質疑
    海口乞討者“熟面孔”多 救助站:手段專業化影響救助
    江西上栗兩男子脅迫殘疾兒童乞討每天至少8小時
    男子開車乞討被稱“豪華乞丐” 想討億元開餐廳
    四川男子海口高調乞討 稱要討到1億元開燭光餐廳
    [來源:溫州商報] [作者:徐再杰] [編輯:戴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