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權拒絕10遍以上的作業;課間休息的時間不被任何理由占用;遇到問題有向老師解釋的權利……這些都是南京金陵匯文學校小學部《匯文兒童權利公約》中的內容,直面“拖堂”“罰寫”等敏感話題。知道國家教育部要改《中小學生守則》了,學校的家長們建議,可以參考這份孩子們自己想出來的“兒童公約”。
1200名小學生訂出八條“公約”
今年5月,南京金陵匯文學校小學部1200多名小學生參與投票,選出了他們認為最該給孩子們的八項權利,訂出《匯文兒童權利公約》:
1、健康比成功更重要;
2、生命第一,財產第二;
3、小秘密告訴媽媽,大秘密告訴爸爸;
4、遇到危險可以打破玻璃,破壞家具;
5、不保守壞人的秘密,壞人可以騙;
6、有權拒絕10遍以上的作業;
7、課間休息的時間不被任何理由占用;
8、遇到問題有向老師解釋的權利。
“公約”里最長的一條15個字,最短的一條8個字。關注到孩子的生命安全、遇到危險時的自護,還有在面對校園敏感問題時,有權向老師說“不”。
給孩子話語權,讓他們訂“公約”
為什么要制訂這份“公約”?金陵匯文學校小學部校長高叢林說,孩子是學校的主人,應該有自己制訂的規則。“都在說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但從兒童的角度出發,大人們知道他們在想什么嗎?”高叢林說,學校為了讓孩子們了解什么是“公約”,特意通過廣播做了宣傳舉例,還特別介紹了網傳的英國小學生守則。
老師們告訴小朋友,“你覺得作為一名兒童,我們在校可以有哪些權利呢?在這里給大家介紹幾條,比如:健康平安成長比成功更重要,任何人也無權剝奪兒童的安全權。”老師們還介紹了生命第一,財產第二。“生命第一的權力,告訴我們在遇到壞人時有權獲得朋友的幫助或堅決拒絕壞人的要求。許多暴徒表面兇狠,內心卻很膽怯。所以許多兒童齊心協力,萬一遇到真正的身體威脅,兒童身小力薄,要學會向身邊的人求助,而不能直接用自己的生命為代價與暴徒搏斗。”
孩子們聽了之后,就在想,自己覺得兒童應該擁有什么權利?學校大隊部向全校學生征求意見和想法,最后匯總頒布《匯文兒童權利公約》。
孩子們最討厭的是“拖堂”
大隊輔導員王蘭全程參與“公約”的制訂,她說,當時孩子們是不署名投票的,小學部1000多名小學生,最后提建議投票的是1200多人。“有些孩子寫了好長好長,我們做了整理,每條最多不超過15個字,這樣一年級的孩子也能記住。”
王蘭和同事們把整理出的8條“公約”拿給孩子們進行“我喜歡的匯文兒童權利公約”投票,結果排在第一名的是第7條“課間休息的時間,不被任何理由占用”,下課鈴聲響,老師們應該準時下課,不拖堂,讓孩子盡情享受快樂的課間十分鐘;第二名“生命第一,財產第二”,孩子們在遇到壞人時,要懂得珍愛生命,萬一遇到真正的身體威脅,兒童身小力薄,要學會向身邊的人求助,而不能直接用自己的生命為代價與暴徒搏斗;排在第三的是“健康比成功更重要”。
“公約”實施了幾個月,學校里“拖堂”的情況不再有了。“我們以前在校園護導時,就會發現有個別班級,打了下課鈴,孩子們還沒出來,這時會問老師,是什么原因。”一位老師告訴現代快報記者,以前老師“拖堂”會找理由,今天的學習內容多了,或是學校什么活動耽誤了,或是只拖兩分鐘而已。“孩子的休息權不能被剝奪。”高叢林在“公約”頒布之后,就和老師們做了不得“拖堂”的約定。
要解釋權,可以對老師說“不”
"拖堂’和‘罰寫’,我們都預料到孩子們會提,但沒想到,孩子們提要解釋權的挺多。”高叢林說,細想一下,老師有時代表的是一種權威,如果老師看到學生似乎是犯了錯誤,批評學生,但學生也許有委屈,卻不敢解釋。“這也提醒老師,不要對孩子有思維定勢,不能因為一個孩子平時調皮,他和別的孩子起沖突就一定是他不對。”
“現在,校方在全校晨會上,也會反復講孩子們的權益,包括讓新來的一年級的孩子也能明白,可以對老師的不當教學方式說‘不’。”高叢林說。
家長建議:教育部改“守則”時多聽孩子意見
王女士是金陵匯文學校小學部三(6)班的學生家長。“兒子說,他幫助手受傷的同座位,老師誤以為他是做小動作,他勇敢地跟老師解釋了。”王女士非常吃驚,兒子平時并不是特別外向,怎么會這么膽大?“后來他告訴我,‘公約’上規定,他可以向老師解釋。”王女士前幾天到學校接孩子,仔細研究了貼在墻上的“公約”。“我覺得特別實用,比如重視健康、安全,教孩子有事與父母溝通等等,還有這個課間休息的時間。”
王女士說,自己特別擔心老師“拖堂”。“雖然他們學校是新建的,教室的樓層都有廁所,但如果老師‘拖堂’,孩子還是可能來不及,這樣身體可能要搞壞了。”而現在,就不存在這個顧慮了。“我一個同學的孩子,也上三年級,學校是老式的房子,廁所還在教學樓外面,老師一‘拖堂’,孩子就要沖刺般跑向廁所排隊,太可憐了!”王女士說,如果教育部改“守則”也能聽聽孩子們的意見,加入這些“接地氣”的內容就好了。
?
?
?
相關鏈接
中秋節 一道“特殊家庭作業”的啟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