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提示:近年來,每逢過節,人們總是感慨節日已經變成“劫日”,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借過節掀起的送禮腐敗之風讓人痛恨不已。近日,在中秋、國慶將至之際,中共中央紀委和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發出通知,要堅決剎住中秋國慶期間公款送禮等不正之風。中央的決心讓人們感到振奮和期待,但不正之風都具有頑固性,遏制節日送禮歪風也不能畢其功于一役。以落實八項規定和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必須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抓下去,才能祛除歪風扶正風,才能讓大家長久的過上風清氣正的傳統佳節。
中央三令五申嚴剎中秋、國慶公款送禮歪風
??? 【中央精神】
????9月3日,中共中央紀委和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發出《關于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決剎住中秋國慶期間公款送禮等不正之風的通知》。通知要求:
????節日期間,嚴禁用公款送月餅送節禮;嚴禁用公款大吃大喝或安排與公務無關的宴請;嚴禁用公款安排旅游、健身和高消費娛樂活動;嚴禁以各種名義突擊花錢和濫發津貼、補貼、獎金、實物。
????各級領導機關、領導干部要把剎住節日期間公款送禮等不正之風作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風肅紀的重要內容,對出現的問題敢抓敢管,及時提醒、堅決糾正。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要嚴于律己,從我做起,并加強對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的教育和約束。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強化監督檢查,對頂風違紀的,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嚴肅追究直接責任人和有關領導的責任,并對典型案例予以通報曝光,堅決剎住“兩節”期間公款送禮等不正之風,切實鞏固改進作風的成果。
????【背景梳理】
????? 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會議一致同意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其中要求厲行勤儉節約,嚴格遵守廉潔從政有關規定。
?????2013年1月,繼八項規定之后,中央又出臺“六項禁令”,倡導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
????? 2013年8月28日至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考察時強調,中秋節、國慶節就要到了,要堅決剎住公款送節禮、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和奢侈浪費等不正之風,過一個風清氣正的節日。???
?
????“糖衣炮彈”的誘惑 是人情更是腐敗
中秋送禮讓大家苦不堪言
????【節日腐敗消磨警惕】
????與赤裸裸的權錢交易不同,節日腐敗行為往往是帶著脈脈溫情的“糖衣炮彈”,而不少黨員干部就是倒在了這樣的“糖衣炮彈”之下。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說,中國是個文化大國,講究禮尚往來,逢年過節送些禮物是文明禮儀的基本組成部分,無可厚非,但變了味的禮尚往來,應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和思考。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如果領導干部認為在年節期間收受禮品禮金可以用‘人情’的面紗規避查處風險,最終可能會在為人、為政方面一錯再錯。”國家行政學院法學部主任胡建淼說。???
????【人情幌子失信于民】
????不管是中秋送月餅還是國慶送禮物,打的都是人情幌子,然而多數都是“暗度陳倉”,行的是權力尋租或利益交換之實。尤其是送禮由公款買單,損害的是公共利益,更要嚴厲打擊。此風不剎,財政資金就不能實現將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不能完全服務于民生事業,黨風政風不能根本好轉,廣大民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就會受到損害。
????近些年來,正是因為“公款月餅”大行其道,才會出現“吃月餅的人不買月餅、買月餅的人不吃月餅”現象,以及天價月餅層出不窮、普通百姓“望月餅興嘆”的怪事。換句話說,“公款月餅”其實是天價月餅的罪魁禍首。??
?
?
????如何從根本上消除節日腐敗?
????對于收受節禮,黨紀、政紀、法律都有規定,每逢重要節日也通常予以重申。但這種歪風并沒有因為一道道禁令而有所收斂。如何才能從根本上破除節日腐敗之門?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要通過改革預算制度,公開“三公”經費,實現預算透明化、精細化,管住亂花錢的手。要通過健全權力的分解制衡機制,推進決策的民主、公開,防范公權力私人化。要通過完善黨紀法規,加大對送禮者、受賄者的懲處力度,鏟除腐敗滋生的社會土壤。各地區各部門細化舉措,增強具體落實辦法的針對性、可操作性,避免簡單地轉發文件了事。要加大監督問責力度,通過明察暗訪督促落實,通過舉報曝光推動落實,通過嚴肅懲處保證落實。???
????【壓縮公款使用的彈性空間,管好公共財政的錢袋子】
????要使公款切實“姓公”,全面服務于公共事業,就要在財政資金預決算、審計監督以及管理使用等方面,探索建立完善相關制度。每一個部門都要科學制定預算,嚴禁“彈性經費”;嚴格財政撥款單位的全年經濟審計,加強由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普通民眾參與的外部力量監督;實現權力分散制約,避免領導干部尤其是“一把手”權力過于集中,壓縮單位負責人簽字報銷的權力,使公款流向更加透明公開,并接受單位內部和社會監督。公款一旦無法“私用”,公款送禮自然也就送不起來了。?????
??? 【建立公平公正的社會文化】
??? 人們送禮,無外乎是將借助官員手里的權力為自己謀取好處,這也從深層次反應了人們對于社會公平缺失的擔憂。如若不送禮,自己就不會通過公正公平的途徑獲取利益。因此,除了用各種硬性的手段和規章制度來限制權力的濫用外,更長久的辦法則是逐漸恢復社會公正公平競爭的氛圍。沒有特殊,沒有例外,大家都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應有的回報,那誰還會去送禮?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