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合肥再買一個“水庫”確保市區飲水無虞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3-08-15 09:30

      

    14日,肥東八斗鎮,一位村民從干枯的水塘上走過。?

      合肥計劃買水5000萬方救急;廬江17個鄉鎮16個受旱……合肥連續無雨天數超20天,各地旱情持續發展。昨天,合肥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以下簡稱“市防指”)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8月13日12時,全市受旱面積247.8萬畝。

      旱情播報

      A

      市區:連續20天沒下大雨,致用水告急

      再買一個“董鋪水庫”水量

      7月下旬以來,合肥已連續20天沒有下過一次大雨,周邊用水告急。

      記者昨天從合肥市董鋪大房郢水庫管理處(以下簡稱“水庫管理處”)了解到,合肥計劃在8月17日緊急從上游水庫調集5000萬立方米的水,以解燃眉之急。

      合肥董鋪水庫、大房郢水庫從今年5月份開始防汛,按照往年的“慣例”,防汛要到9月底才結束。然而,從5月至今,合肥的兩座水庫已從六安的佛子嶺水庫和響洪甸水庫買了兩次水,分別為5800萬立方米和3000萬立方米。

      即使買過兩次水,昨天下午,記者在董鋪水庫看到,這里的水位較低,原來沒在水面下的泵房基座,已經露出了水面。

      “董鋪水庫今天的水位是26.76米,比汛線水位27.5米要低近1米。”水庫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董鋪水庫里大約有5800萬立方米的水。

      這些水每天都在迅速損耗。“合肥市民每天用水120萬立方米,現在天熱,庫體本身的蒸發量也大。”

      “我們正在打報告,再買5000萬立方米水,計劃8月17日開始調水。”相關負責人說,此次用水計劃從上游佛子嶺水庫和響洪甸水庫調集。

      這也是合肥今年第四次調水。第一次1月4日-2月24日8300萬立方米;第二次4月26日-5月23日5800萬立方米;第三次7月2日-8月1日3000萬立方米。而距離第三次調水,目前才剛過半個月。

      5000萬立方米的水有多少?“董鋪水庫目前蓄水5800萬立方米,所以此次買水量相當于董鋪水庫目前的蓄水量。”相關負責人說。

      B

      廬江:17個鄉鎮16個受旱

      3個鄉鎮人畜飲水困難已緩解

      “廬江縣的17個鄉鎮中有16個都已受到旱情影響,全縣受旱面積超過60萬畝,其中重旱面積達到30多萬畝,部分河流出現斷流情況。”廬江縣水務局一位薛姓負責人介紹,根據廬江縣農業部門8月10日的統計數據,該縣經濟損失超過5000萬元。

      今年七月份,廬江縣還在進行防汛工作。僅僅過了二十天的時間,該縣就在七月底正式進入了抗旱階段。

      “在已有資料的記載中,我縣還沒有出現過這么短時間內的旱澇轉換。”薛姓負責人說,這種情況在歷史上都是少見的。

      由于長期高溫少雨,廬江縣有3個鄉鎮出現了人畜飲水困難的情況,水利部門從水庫緊急調水,初步緩解了旱情,“主要是從虎洞水庫、張院水庫和七橋水庫調水,解決這三個鄉鎮的人畜飲水問題。”

      現在,廬江縣已經啟動了4級抗旱響應,完全按照1978年最嚴重的那次旱災標準抗旱:每個抗旱點都有兩名縣級干部值班;縣委還成立了三個督查組,監督各鄉鎮嚴格按照抗旱調度令開展抗旱工作。

      “從目前氣象部門的統計數據來看,截至本月20日,廬江縣內都沒有有效降水。”薛姓負責人說,這也就意味著,廬江縣的旱情還將持續。

      為了保證縣區內的人畜飲水,以20日為界限,廬江縣的抗旱工作方針也會發生轉變。

      “8月初至今,我們是全面抗旱,20日以后可能要轉變為重點抗旱。”薛姓負責人表示,現在還從水庫調水用于農作物灌溉,但后期為了保證人畜用水,必須保證水庫有存水,所以部分地區可能不再進行水庫放水灌溉農作物。

      C

      肥東:受旱面積達54萬畝

      居民用水得到保證

      根據肥東縣農委統計的數據,截至昨天,肥東縣受旱情影響面積達到54萬畝。肥東縣18個鄉鎮中,除了長臨河鎮、撮鎮鎮、眾興鄉受影響較小以外,其余15個鄉鎮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旱情,其中北部鄉鎮旱情較為嚴重。

      “目前肥東縣的人畜飲用水并沒有受到影響。”肥東縣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說,“我們主要從大別山區的幾個中心水庫引水,現在保證居民用水困難不大。”

      市防指要求

      加強水源調度

      全力抗旱澆灌

      “廬江、肥東是合肥旱情最嚴重的兩個地方。”合肥市防指相關負責人說,截至8月13日12時,全市受旱面積247.8萬畝,大部分受旱農作物為旱作物,部分灌區末梢及塘壩灌區水稻也受旱較重。

      “8月初以來,全市已投入抗旱資金5160萬元,投入抗旱人數61.7萬人。”合肥市防指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市共打機井25眼,開啟固定泵站1006處,流動抗旱設備8.75萬臺套,抗旱澆灌面積290萬畝。

      目前,淠史杭、駟馬山兩大灌區正在全力引水和提水灌溉,其他灌區均在全面引灌和開機提灌。

      昨天下午,市防指要求各地進一步加強水源調度,清溝疏涵,架設流動機械,全力以赴抗旱澆灌。

      8月11日,省水利廳公布的全省受旱面積為1245萬畝,13個市受到影響,僅僅兩天過去,截至8月13日,全省受旱面積已達到1525.4萬畝。

      由于高溫晴熱天氣的持續,與前幾天相比,我省旱情進一步發展。據了解,旱情主要分布在合肥、阜陽、蚌埠、六安、淮南、馬鞍山、滁州、蕪湖、宣城、銅陵、池州、安慶、黃山等市。

      據悉,自7月1日以來,全省平均降雨量164mm,比常年同期少4成,其中皖南山區93mm,比常年同期少7成,皖南山區平均降雨量位于歷史同期最少排序第3位。受持續高溫少雨天氣影響,淮河以南,特別是合肥以南到長江以北大部分地區出現輕旱,局部中度干旱和嚴重干旱;長江以南普遍出現中度干旱,局部嚴重干旱。

      現場目擊

      村干24小時輪流“看水”抗旱

      記者實地走訪旱情嚴重的地區,水稻差最后一“口”水就等著收獲

      草塘、秦塘,肥東元疃鎮塘西村丁崗村民組的兩口當家塘。8月14日,草塘早已見底,塘底土地龜裂,幾近干涸的秦塘邊,四個柴油水泵正將不多的水引入附近的稻田。“如果能澆完這次水,水稻田就等著收獲了,可如果沒有水,就沒希望了。”正在取水的村民許忠友說。連續多日的高溫天氣已經導致這里玉米、花生等旱季作物基本絕收,而水稻田也處于就差一“口”水的關鍵期,挺過去,就意味著農村的口糧保住了。

      暴曬兩小時只為送上最后一“口”水

      許忠友,秦塘北一里外是他的近20畝的水稻田。8月9日,許忠友開始從秦塘抽水,在已經澆了十幾畝地后,連續工作5天的柴油水泵抽不動水了,此時秦塘的大片塘底暴露在烈日中,塘水所剩無幾。

      14日14時50分,許忠友已經踩著塘泥搗鼓了兩個小時柴油水泵。“怎么老漏水呢。”許忠友用水桶舀水倒進水泵的出水管,“如果管子總漏水的話,就送不上水。”因為泥太粘,深筒膠鞋早已被許忠友摞在一邊,一次、一次、再一次……許忠友就這么赤著腳往返在塘底與水泵間。

      “就差那么兩畝地了,澆上了水,今年的收成就保住了……”“不干了,這天太熱了,扛不住”,許忠友一邊嘀咕著一邊拿著空桶返回塘底,然后再次說著“不干了”繼續舀水……15時02分,水泵出水管終于不再漏水,許忠友跑過去,猛轉了柴油水泵的轉輪,“突突”聲伴著陣陣黑煙響起。

      “忙了兩個小時終于弄好了,澆一畝田要抽4小時水,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今天就能把最后兩畝田澆完。”許忠友抽下搭在脖子上的毛巾,在渾濁的塘水里擰了兩把,擦身。也就只夠許忠友歇口氣的工夫,5分鐘后,水泵“突突”聲漸弱,許忠友猛搖轉輪,只見黑煙涌出而“突突”聲漸漸消失。

      “水泵受不了了,我也受不了了,再搞下去要熱出毛病來,不行,我得回去歇會。”拎著空水壺,許忠友赤著腳走在回家的土路上,“玉米等莊稼早就不行了,你看,這些稻子沒有保住……村上的水已經不夠澆灌所有的田,有一半水稻沒能澆上最后一次水,沒希望了。”

      水庫水以每天3厘米的速度降低

      在許忠友為日益降低的塘水水位發愁的時候,在20多公里外的肥東八斗鎮,分管農業的黨委委員陳長學正在計算著鎮內水庫的日蒸發量。

      7月中旬,八斗鎮下了至今最后一場豪雨,對于位于江淮分水嶺高崗地的八斗鎮來說,這場雨讓鎮內1300個塘口和水庫蓄滿了水。8月上旬,眼看就要進入立秋,陳長學每天都會去鎮上最大的水庫南魯水庫轉轉。

      立秋對于江淮分水嶺地區來說是個重要的節氣,當地諺語說:秋前三場雨,遍地生黃金。八斗的農業作物主要是水稻,面積超過8萬畝,旱季作物主要為玉米、大豆、花生,而這幾種作物在立秋前后進入了關鍵期,“水稻進入灌漿期,大豆、玉米進入花期,花生開始落花,保證這些作物生長,一切都要保證水。”“因為長期高溫又無法直接澆灌,玉米等旱季作物已經絕收了,現在只有保住水稻了,保住了就意味著留下了農民到明年的口糧。”

      “在氣溫突破39℃的這些天,鎮內最大水庫南魯水庫的蓄水量正以每天3厘米的速度蒸發。”陳長學計算的數字還包括,水稻只需澆三厘米的水,以占地約1000畝的南魯水庫的消耗量計算,僅南魯水庫日蒸發的水量,就可以澆灌千畝稻田。

      村干24小時輪流“看水”

      “看水”這個名詞在八斗有著特殊的意義,在曾經的八斗,為了能分到足夠的水,不同行政村、不同生產隊都會安排人看守。

      14日13時,南魯水庫東站的水渠上,胡祠村文書胡松將擋在水渠側面缺口處的水泥板橫擋住水渠,水流順著缺口涌出水渠。

      這時,胡東份村民組10個小時的放水時間已經結束,位于上流的廟計村民組將迎來20小時的放水時間。

      8月8日,立秋后一天,胡祠村開始放水,而所有的村干則開始了24小時輪流“看水”。“上游的缺口一旦打開,下游就沒水了,雖然水庫里的水量足夠,但村干必須承擔‘看水’的職責,防止有人私自放水。”

      廟計村民組開始放水的時候,正值一天中氣溫最高的時間,村莊的用電量不斷攀升,泵房的電壓也由正常的380V降至330V,“如果低于300伏,泵房就不得不停下來。”

      可是,除了廟計村民組,胡祠村還有4個村民組的水稻田沒有澆灌。

      抗旱反應

      合肥暫不具備人工降雨條件

      但已做好飛機人工增雨準備

      晨報訊沒有自然雨,能不能來場人工雨?昨天,記者從省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簡稱省氣象局人影辦)了解到,合肥市現在不具備大面積人工降雨條件,未來幾天,局部有云地區即使采用人工增雨,效果也不會很明顯。

      13日下午3點,省氣象局人影辦在肥西縣銘傳鄉進行了人工增雨,這是合肥今年首次人工增雨,氣象部門通過地面碘化銀發生器發射了兩根“煙條”。“但增雨效果不是很好,未能緩解銘傳鄉的旱情。”省人影辦副主任袁野告訴記者,技術人員已經攜帶人工降雨設備,在長豐、肥西、肥東、廬江等地守候,只要云彩一出現,隨時就人工降雨。

      目前,全省現在還是地面人工增雨,飛機人工增雨尚未啟用。飛機增雨的作業面積更大、機動性更強,不過專家表示,現在合肥上空云層較薄,不具備人工增雨條件,無論是地面作業還是飛機作業效果都不好。

      7月以來我省連續出現大范圍晴熱高溫天氣,7月11日—8月10日全省平均降水量為2000年以來同期最少。近期,省氣象局人影辦在宣城、黃山、銅陵、蕪湖、池州、馬鞍山、滁州、合肥、淮北、六安等地,發射炮彈60枚,火箭彈330枚,燃燒煙條22根。

      面對持續發展的旱情,省人影辦緊急購置了一批人工增雨火箭發射裝備和火箭彈,于近日調運到皖南旱區增強人工增雨作業能力。

      同時,省人影辦已做好飛機人工增雨作業準備,隨時可根據需求和天氣條件,組織開展飛機人工增雨作業。

      另根據預報,預計本周合肥不會出現上周那樣動輒40℃左右的天氣,但氣溫依然較高。

      本版采寫:晨報記者 王姍 徐韌松 徐曉景

      實習生 汪宇琴 譚玥雨

      本版攝影:晨報記者 高博

    [來源:合肥在線-江淮晨報] [作者:] [編輯:聶銳]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