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489家A股公司披露了2013年中報。按上市時間劃分,148家(不含金融類公司,下同)為2000年之前登陸股市的“老資格”上市公司,185家為2010年之后IPO的“少壯派”上市公司。
數據顯示,在大量募資的充實下,“少壯派”公司2013年中期平均負債率為34.52%,平均財務費用僅192萬元。而“老資格”公司平均負債率高出近一倍,達到66.01%,財務費用平均支出3615萬元。不過,“少壯派”資金利用效率總體偏低,財務優勢未能得到體現,凈利潤整體同比增幅僅12.5%,在“老中青”三類A股上市公司的業績較量中排名墊底。
“少壯派”償債能力強
從已披露的489家A股公司中報來看,負債總額為1.98萬億元,總資產合計為3.32萬億元,加權平均負債率為59.64%。如果按照上市時間來劃分,A股“老資格”與“少壯派”資產負責狀況的差別十分明顯。
2010年之后,A股市場掀起了一場IPO高價發行的浪潮,給新上市的公司帶來了大量超募資金,也讓其享受著低負債的“福利”。已披露中報的公司中,185家2010年之后上市的“少壯派”公司負債總額為1468.55億元,總資產為4254.68億元,加權平均負債率僅為34.52%。
同時,這些公司賬面上還有1019.23億元的貨幣資金,這意味著它們的現金幾乎可以覆蓋負債總額,償債能力非常強。
2012年上市的朗瑪信息是最為典型的“少壯派”,今年中期負債只有715萬元,資產負債率僅為1.4%。該公司已經連續兩年中期的財務費用為負值,分別為-538萬元和-510萬元。
反觀148家2000年之前登陸A股的“老資格”公司,由于近些年再融資多寡不均,整體負債水平偏高。它們負債總額為8720.85億元,總資產為13211.70億元,加權平均負債率為66.01%。
*ST興業、S*ST聚友是已披露中報中,負債率最高的公司,分別為836%和266%,均處于資不抵債的狀態。而在非ST公司中,南風化工、博元投資、廈華電子等“老資格”公司負債率也都超過了80%。
財務負擔相差18倍
負債水平對上市公司經營方面的最直接影響就是財務費用的高低。手握大量現金的“少壯派”公司近些年不斷用募集資金和超募資金補充流動資金或償還貸款,同時通過獲得委托理財和銀行存款利息等收益,進一步降低財務費用支出。
185家“少壯派”公司今年上半年財務費用合計3.54億元,平均每家公司僅191.53萬元。此外,這些公司上半年償還債務支付的現金合計288.34億元,平均每家公司1.56億元。
除去現金充裕的因素之外,“少壯派”多為新興產業公司,輕資產的企業類型使其不需要大量產生財務費用。統計顯示,185家公司中,機械設備、化工、信息服務、電子、醫藥生物和信息設備等行業的公司家數超過10家,尤其是信息服務、電子和信息設備行業,資產負債率均低于30%。其中,10家信息設備行業公司的平均資產負債率只有17.62%。
2010年上市的重慶水務可謂是“錢生錢”的典型,上半年財務費用為-1億元。該公司手握40億現金,通過發放年利率超過10%的委托貸款,為企業創造了上億元的收益。
與之相比,負債總額超過8000億元的“老資格”公司明顯負擔稍重,今年上半年財務費用合計53.51億元,平均每家公司為3615.22萬元,是“少壯派”公司的18.88倍。這些公司上半年償還債務支付的現金合計1147.54億元,平均每家公司7.75億元。
從行業角度分析,“老資格”公司多數從事傳統領域。房地產是“老資格”公司家數最多的行業,在商業地塊招拍掛價格不斷走高的形勢下,資金需求增加也促使債務水平上升。統計顯示,23家房地產公司負債總額5052.26億元,總資產合計6773.04億元,平均資產負債率高達74.59%。
分別屬于煤炭和房地產行業的神火股份、萬科A上半年財務費用較高,分別達到了4.88億元和3.75億元。這兩家公司各自的財務費用支出,甚至比185家“少壯派”公司財務費用總額還要高。
資金使用效率影響業績
在經濟弱復蘇的環境下,不為錢發愁的“少壯派”公司擁有著資金方面的財務優勢。不過,良好的業績需要企業將資金投入到生產經營當中,并依靠產品和服務的營銷產生效益。
從經營成果來看,“少壯派”公司業績水平差強人意。185家公司上半年實現凈利潤合計121.99億元,同比增幅僅為12.5%,在“老中青”三代A股公司的業績較量中排名墊底。
資金利用效率偏低是這些公司業績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統計顯示,通過IPO融資,185家公司累計獲得募集資金1583.95億元。不過,截至今年6月30日,仍有360.62億元的募集資金處于閑置狀態,并且252.61億元的募集資金被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貸款。也就是說,近四成的IPO募集資金沒有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揮明顯的作用。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老資格”公司盡管背負著逾50億元的財務費用,不過上半年依舊實現凈利潤合計209.87億元,同比增幅為17.11%,較“少壯派”公司高出4.61個百分點。
“老資格”公司業績領先,主要得益于加大經營投入,以及房地產等行業景氣度走強。為了能夠推動主營業務的發展,“老資格”公司不僅向銀行借入大量貸款,還積極通過多種方式拓寬資金渠道。2010年以來,這148公司再融資獲得資金911.16億元。
此外,2013年上半年通過發行債券獲得資金148.21億元。這些資金多數被用于了企業經營之中,實現了凈利潤總額穩步增長。
在已披露的中報中,業績漲幅排名前三的公司均被“老資格”占據,分別為鐵嶺新城、剛泰控股和廈華電子,凈利潤同比增幅分別為298倍、58倍和21倍。這三家公司之所以能夠在今年上半年業績大幅增長,主要依靠盤活資產以及主營業務轉型而實現。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