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救助撐起民生保障網
動態管理顯成效,一季度城鄉低保對象新增8598人,清退9137人
作為保障民生的一道道基礎防線,低保、五保等社會救助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來,省委、省政府每年將新增財力的大部分都用于民生領域,讓困難群眾在社會救助中感受到濃濃暖意。
低保戶:我的生活好過多了
7月11日,在海口市瓊山區府城街道辦福地后街一棟陳舊的2層小樓房前,88歲蒙女不轉阿婆正在水龍頭邊洗菜。蒙阿婆從2005年開始領取城市低保金。“剛開始,我每月可以領70元低保金。后來,低保金不斷提高,現在每月可以領到260元。加上長壽補助金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金,我每個月一共能領到政府發的499元。”蒙阿婆說,政府還免費為她辦理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春節期間還能領到節日補貼。
近幾年,蒙阿婆的女兒、丈夫相繼去世。“有了低保金,我的生活好過多了。”蒙阿婆對記者說,這幾年,柴米油鹽都貴了,但低保金也跟著上漲,基本可以維持日常生活。聽說今年低保金還會繼續提高,真是太好了。
動態管理:符合低保條件者及時納入
“半年多前,拿到社區干部送來的低保申請表,我真的很意外。過去還以為要靠關系才能申請到低保。”日前,家住屯昌縣屯城鎮新南社區居委會的低保戶小吳對記者說。
據了解,小吳的父親過去做生意,平時生活不成問題。但由于經營不善,吳家最后只能變賣房產,目前租住在新南社區。在日常走訪調查時,居委會干部了解到吳家生活較為困難。經過家庭收入核查和公示等程序,小吳和父母被納入當地低保保障范圍。
根據省委、省政府“確保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和補助水平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目標要求,我省今年決定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
省民政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借助此次提高城市低保標準的契機,各地要認真核查低保對象家庭收入,實行動態管理,及時清退已不符合低保條件的對象,將符合低保條件的對象納入保障范圍。
省民政廳的統計數據顯示,在低保動態管理工作中,我省今年一季度新增城鄉低保對象8598人,清退城鄉低保對象9137人。這些不符合低保條件的對象中,有的買了車子或房子,有的已有固定工作或家庭收入超過了低保標準。
提標工作:城市低保提標工作接近尾聲
作為省委、省政府今年要重點辦好的十件民生實事的內容之一,我省今年決定提高城市低保標準。按照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消費需求和我省物價水平測算,此次提標后,我省各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應不低于330元/月·人。
據省民政廳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除了海口市外,我省其他市縣的城市低保提標工作已經完成。
除了城市低保提標外,農村五保供養提標工作也是省委、省政府今年要重點辦好的十件民生實事的內容之一。截至5月底,我省今年農村五保供養提標工作任務已全面完成。提標后,全省農村五保月人均分散供養和集中供養標準分別為380元和459元。從全省各市縣的提標情況看,農村五保分散供養標準最高的市縣是海口市,月人均為480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標準最高的市縣為陵水黎族自治縣,月人均為500元。(本報海口7月20日訊)
鏈接
提高社會保障水平是省委、省政府今年要重點辦好的十件民生實事之一,其工作目標之一是從2013年7月起,將城市低保標準由每人每月不低于280元提高到不低于330元;將農村五保戶集中供養標準由每人每月306元提高到不低于450元,分散供養標準由每人每月288元提高到不低于350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