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诮ㄑ?/a>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社會長焦>
    放手了,依然屬“見義勇為”
    放手了,依然屬“見義勇為”
    來源: 揚子晚報 作者: 時間:2013-07-10 10:18

      在四川達州市郊蓮花湖景區,吳波、陳敏等4人到此玩耍,陳敏和一名女伴不慎墜湖,吳波在水中抓住了其中一名女子的手,但因太重無法將其救起,為求自保而最終選擇了“放手”。對此他很自責(今日本報A20版)。

      首先,從目前既有的客觀事實本身來看,答案顯然很清楚,吳波不應為兩名女孩的溺水身亡承擔任何責任。

      從道義上看,在救人的同時力求“自?!?,面對“也會把命搭進去”的險情,選擇“放手”,也完全無可厚非、苛責。在已無力救人的情況,先求選擇“自保”,雖然并非理想的“最佳”救人效果,但卻是“次優”效果,至少有利于避免“被救者與救人者同時溺亡”的最糟救人效果。這誠如有市民指出的,“如果連自己的安全都無法保證,又怎能救人?”

      其實,在筆者看來,吳波仍然算“見義勇為”。去年國務院《關于加強見義勇為人員權益保護意見的通知》曾明確界定“見義勇為”,即“公民在法定職責、法定義務之外,為保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財產安全挺身而出的行為”。

      這意味著,判斷是否構成“見義勇為”的標準,其實主要是一種“行為”,而并不一定非得包括該行為的最終實際“效果”。吳波的救人行為,雖然最終并沒有救人成功,但無疑仍完全滿足上述兩個前提。

      吳波自責,代表了他的道德水平,沒有問題。而有人譴責吳波放手,就完全沒有道理,也不利于真正鼓勵見義勇為。(湖北張貴峰)

    (編輯:李琳)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诰W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