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有媒體報道,稱法門寺景區成立以后,每年付給法門寺兩千多萬元。福報居士對此進行了解釋,“我們被兼并之前,收入就接近千萬。說我們收入增長了是無稽之談。2009年,我們和景區簽3年合同,合同每年的金額,是在我們2008年門票基數上上浮3%。2008年我們的收入1600萬,從2009年開始,他們每個月給我們141萬。不管他們賺了多少,給寺廟是固定的。”
2012年5月份,二者合同到期,法門寺不愿續簽,監院智超法師對此表示,這不是錢的問題,而事關法門寺的名聲與僧人的名譽。
寺廟更為不滿的,是和法門寺景區捆綁以后,給寺方名聲上帶來的污點。
“本來佛教是讓人向善的東西,現在搞得讓人提起法門寺就想起不痛快的事。這是對佛法的一種褻瀆。本來這個僧人很清靜,那些假和尚一弄,給人心目中這些和尚就是為了賺錢,毀壞了僧人的榮譽。法門寺的品牌聲譽損壞,到頭來會導致更多的人不相信佛法?!备缶邮空f。
法門寺的策略,是持續不合作態度?!案缶邮糠Q,2009年5月9日舍利供奉大典,學誠法師本來是不愿意去的,是作為任務硬壓下來,學誠法師才去給景區端盤子,給景區的法像開光?!?/p>
法門寺景區項目啟動之初,王志綱工作室在戰略策劃中表示,項目要堅持四老滿意原則,四老即老頭子(政府)、老和尚(寺廟)、老板(投資商)、老百姓(信眾和游客)。
從目前來看,老百姓多有不滿,法門寺景區因為經濟賬焦頭爛額,法門寺則延續不合作方針,網上沸天的爭議讓地方政府也如坐針氈,這場3人4足的游戲,已經到了舉步維艱的地步。
而“3人”的步伐顯然已不在同一個點上。寺廟指責景區的工作人員不懂宗教,只顧追求利益最大化;景區的工作人員不停地申明他們來到這里都是被逼的,平白無故虧得要死已經很冤枉了,并表示寺廟只顧死守院墻內的一小片凈土,沒有菩薩的格局,沒有去墻外那個更大的道場去普度眾生,導致他們只好請假和尚;至于地方政府,“佛都”這個宏大計劃讓誰來接盤已是最緊要的問題。
李利安直言,這個局面應該越早結束越好?!拔矣X得這種模式存在一天,我就揪心一天,每一年來上百萬人都是傳聲筒,一個人看到這場鬧劇回去就告訴十個人,這種負面的影響在不斷擴大。”
福報居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2012年3月29日,當時的地方政府曾向寺院提出過一個解決方案。
而這個解決方案的核心,是要把這個“坑”,交給法門寺。
“領導說,能不能商量一下把這個景區交給你們寺院,當時我們沒有接。我們寺院背不起景區這個包袱,因為他們要移交,有幾十億的貸款。就算沒有這些外債,接過來我們也負擔不起。2010年法門寺管委會主任張敬原給我們做匯報,說每天開門,水電費加上員工工資,運營費就是二十五萬?!?/p>
“這個錢我們賺不來。”福報居士最后總結說。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