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原創>

    4大詐騙手法全揭秘 海口警方公布實用版防騙攻略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3-03-23 19:21

      海口網3月23日消息(見習記者 李鵬 特約記者張振漢 通訊員吳春望)記者從海口警方了解到,隨著近年來電信詐騙、網絡詐騙、街頭騙術、銀行卡詐騙等案件越來越多,海口警方并結合工作對著上述詐騙的防范策略,提醒廣大市民提高防范意識,謹防詐騙犯罪。

      一、常見的電信詐騙手法

      1、冒充公檢法、電信、郵政等部門工作人員實施詐騙。犯罪分子通過網絡聲訊電話(電話號碼可經過改號軟件改號,如有些電話號碼被改成0898110等)或群發短信的形式,謊稱事主涉嫌毒品犯罪或包裹被扣、電話欠費等,并留下聯系電話。一旦事主撥打該電話,自稱“某某單位工作人員”的騙子便告知事主的包裹、賬戶、電話等與毒品或其他犯罪案件有關,讓受害人撥打所謂公安機關號碼報警。受害人若按照指示報警后,冒充警察的騙子便以協助破案或事主身份被他人冒用、銀行帳戶涉案等為借口,要求事主將其個人銀行卡中的資金迅速轉到“安全帳戶”,以此實施詐騙。

      2、銀行卡消費、轉賬短信息詐騙。犯罪分子給事主發送銀行卡消費、轉賬或透支等內容的信息,當事主電話“垂詢”時,幾名騙子則分別扮演“銀行工作人員”、“警察”、“銀聯管理中心”的人員,層層設下圈套,只要確定事主賬戶有資金,事主就會誘騙你把錢轉到“安全帳戶”內,以此實施詐騙。

      3、虛構退稅詐騙。冒充稅務、財政、車管所等單位工作人員撥事主電話,謊稱“國家已經下調購房契稅、購車附加稅稅率,現要退還稅金”,讓事主拿銀行卡號直接通過銀行ATM轉賬退還稅款,一旦事主到ATM操作時騙子便稱退稅系統只支持英文界面,讓事主按照其電話指示操作,乘機轉走事主的錢款。

      4、冒充熟人詐騙。騙子撥打事主電話,以“猜猜我是誰”的方式,讓事主誤以為是其親友,只要事主說出一名親友的名字,會得到騙子的肯定答復,并稱其電話號碼已更換,誘騙事主將該陌生電話存入手機通訊錄。事后,騙子會再次撥打事主電話,以車禍、嫖娼被抓等為借口,騙取事主錢財。

      5、虛假招工詐騙。多以飯店、酒店等大型酒店招收男女公關、保安為名,以高額月薪為誘餌,誘騙事主打電話報名應聘。騙子會告知事主到某一地點進行面試,以要想面試通過必須交納押金或辦理健康證等名目,讓受害人通過銀行帳戶匯款,騙取錢財。

      6、虛構重金求子、婚介等詐騙。以群發短信或在報刊、網絡等媒介發布重金求子、征婚等信息,誘使事主打電話或通過QQ聯系,在雙方聯系過程中,騙子便會虛構公證費、面試費、介紹費等名目,讓事主向其銀行賬戶匯款。

      7、虛構綁架信息詐騙。通過撥打事主的電話,稱事主親友(大多數是孩子)被人綁架(同時有一名騙子在旁邊冒充事主親友大聲呼救),要求事主速匯贖金。騙子會給事主提供一個銀行帳戶,并且不讓事主掛電話,不給事主以核實相關情況的時間,要求事主立即匯款,否則就撕票,以此騙取錢款。

      8、虛構“緊急情況”實施詐騙。冒充醫院醫護人員、學校教職工等人員,打電話謊稱事主親友(如在異地上學、工作的孩子)遭遇車禍、突發疾病等“緊急情況”,要求事主立即匯款,且會編造各種接口不讓事主掛電話進行核實,以此騙取錢款。

      9、中獎信息詐騙。通過群發大量彩票中獎、QQ號碼中獎、電話號碼中獎等信息,誘使中獎人撥打“兌獎熱線”電話,并以交納“個人所得稅”、“公證費”、“轉賬手續費”等為借口,騙取事主錢款。

      10、盜用QQ借款詐騙。通過植入木馬等黑客手段,盜用他人QQ號碼,并分別給QQ號里的好友發送借款信息進行詐騙。有的騙子甚至先同QQ使用人進行視頻聊天,獲取使用人的視頻信息,在實施詐騙時有意播放事先錄制好的視頻,以獲取事主信任后實施詐騙。

      11、購物信息詐騙。通過群發手機短信或者網絡發布超低價格出售車輛、手機、電腦等信息,先騙取購貨人的貨款,后又會以貨物因走私被扣等原因,要求事主補交“關稅”、“手續費”、“運費”,多次實施詐騙。

      12、貸款信息詐騙。通過群發手機短信、街頭小廣告或網絡,發布提供低息甚至無息貸款信息,當事主聯系貸款時,便要求事主向指定的銀行帳戶匯入“驗資款”、“手續費”、“好處費”等,以此騙取錢財。

      13、匯款詐騙。大量群發如“我的銀行卡消磁了,請把款項轉至我同事某某的帳戶,帳戶*****”等類似的短信,恰巧事主要匯款時收到此類短信,就有可能上當受騙。

      防范策略:

      詐騙的類型繁多,變化多端,廣大市民在平時生活工作中要提高警惕,提高防范意識,做到“三不一要”。一不輕信:不要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和手機短信,不管犯罪分子使用什么甜言蜜語,都不要輕信對方,要及時掛掉電話,不回復手機短信,不給犯罪分子進一步布設圈套的機會;二不透露:鞏固自己的心里防線,不要因貪小利而受犯罪分子或虛假短信的誘惑。無論什么情況,都不向對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銀行卡等情況。如有疑問,可撥打110求助咨詢,或向親戚、朋友、同事核實情況;三不轉賬:要學習了解銀行卡常識,保證自己銀行卡內資金安全,決不向陌生人匯款、轉賬。要及時報案:萬一上當受騙或者有親友被騙,請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及時提供詐騙分子的賬號和聯系電話等詳細情況,以便公安機關開展偵查破案。

      廣大市民可從以下幾點識破犯罪分子的騙術:

      1、公檢法等政府部門或相關企業是不會使用電話方式對所謂的“電話欠費”、“有毒包裹”、“退稅”等問題進行處理,因此不要相信此類騙術,防止被騙。

      2、如果您接到陌生人的電話,一定要先確認對方的身份,不要主動猜測對方是誰,在沒有核實對方身份的情況下,不能盲目答應對方的要求,更不能隨意匯錢、轉賬。

      3、有些犯罪分子可能通過非法途徑獲取您的親友的姓名、電話等信息,在與您的通話中有可能明確說出孩子或親友的姓名和電話,讓您在驚慌失措中上當受騙。當您接到此類電話時,不要慌張,要通過撥打親友的電話或以其他方式和途徑核實相關情況。

      4、所有無端的中獎信息都是騙子設置的騙局,不要上當受騙。

      5、任何陌生人通過電話、短信要求您對自己的存款進行銀行轉賬、匯款,或者聲稱為您提供“安全帳戶”以對您的存款進行保護的,請一概不要相信,防止受騙。


      二、常見的網絡詐騙手法

      1、網上中獎詐騙:仿冒知名大型網站、制作釣魚網站,利用傳播軟件隨意向QQ、郵箱、網游、淘寶等不特定用戶發布中獎提示信息,當事主按照指定的“電話”或“網頁”進行咨詢查證時,犯罪分子以中獎繳稅等各種幌子讓事主一次次匯款,直到失去聯系事主才發覺被騙。

      2、網上購物詐騙:一是多次匯款——騙子以未收到貨款或提出要匯款到一定數目方能將以前款項退還等各種理由迫使事主多次匯款;二是假鏈接、假網頁——騙子為事主提供虛假鏈接或網頁,交易往往顯示不成功,讓事主多次往里匯錢;三是拒絕安全支付——騙子以種種理由拒絕使用網站的第三方安全支付工具,比如謊稱“我自己的賬戶最近出現故障不能用安全支付收款”或“使用支付寶要收手續費,可以再給你算便宜一些”等等;四是騙取訂金——騙子要求事主先付一定數額的訂金或保證金才發貨,而后利用事主急于拿到貨物的迫切心理,編造各種理由誘使事主追加訂金;五是約見匯款——網上購買二手車、火車票等詐騙的常見手法,騙子一方面約見事主在某地見面驗車或給票,又要求事主的朋友一接到事主電話就馬上匯款,騙子利用“來電任意顯軟件”冒充事主給其朋友打電話讓其匯款。

      3、網絡游戲裝備、游戲幣、交易詐騙:一是低價銷售游戲裝備,犯罪分子利用某款網絡游戲,進行游戲幣及裝備的買賣,在騙取玩家信任后,讓玩家匯款,匯款的方式已經由線下匯款改為“支付寶”、“財付通”等第三方擔保交易模式支付,這類付款方式具有較大的迷惑性,第三方支付是現在網上交易的主要支付形式,所以犯罪分子充分利用網民的心理,與具有第三方支付資質的公司和個人合作,待得到錢款后按照事先約定的比例分贓;二是在游戲論壇上發表提供代練,待得到玩家提供的匯款及游戲賬號后,代練一兩天后連同賬號一起侵吞;三是在交易賬號時,雖提供了比較詳細的資料,待玩家交易結束玩了幾天后,賬號就被盜了過去,造成經濟損失。

      防范策略

      一、用搜索引擎搜索一下這家公司或網店,查看電話、地址、聯系人、營業執照等證件之間內容是否相符,對網站的真實性進行核實。正規網站的首頁都具有“紅盾”圖標和“ICP”編號,以文字鏈接的形式出現,可以通過工信部的icp備案查詢網站核實該icp備案號的公司名稱和鏈接是否和你所瀏覽的網站一致。

      二、看清網站上是否注明公司的辦公地址,如果有,不妨與該公司的人交涉一下,表示自己距離該地址很近,可直接到公司付款。如果對方以種種借口推脫、阻撓,那就證明這是個陷阱。

      三、在網上購物時最好盡量在信譽良好的公司所開設的網站或大型知名的有信用制度和安全保障的購物網站購買所需的物品。

      四、對于在網絡上或通過電子郵件以朋友身份招攬投資賺錢計劃,或快速致富方案等信息要格外小心,不要輕信免費贈品或抽中大獎之類的通知,更不要向其支付任何費用。

      五、對于發現的不良信息及涉嫌詐騙的網站應及時向公安機關進行舉報。

      三、常見的街頭騙術

      1、迷信型詐騙。以算命、卜卦、相面以及“替人消災”、專治邪病等為幌子,有的還自稱是某地有名的道士、尼姑、和尚、名醫等,經常持假證件活動在街頭巷尾或集市上,選擇的目標多是中老年婦女。

      2、丟物型詐騙。即“拾物平分”型詐騙,犯罪分子經常以假首飾(如假金戒指、假項鏈)為誘餌,他們將以上物品扔在能讓受害人看到的地方(有時還會附上一封信、一張發票、一份鑒定書和少量的人民幣等證物),如果受害人拾到該物品,犯罪分子就會以“見者有份”詐騙受害人的錢財。

      3、兌換型詐騙。犯罪分子一般使用魯幣、冥幣或其他假幣冒充比較值錢的貨幣,如美元、港幣等,犯罪分子常在中小型賓館、長途客車、中巴車、集市等實施詐騙。

      4、婚介型詐騙。這類詐騙以大齡征婚婦女或男子為詐騙對象,犯罪分子與受害人交往一段時間,取得受害人的好感后,或讓媒人、介紹人先得一筆數額不小的介紹費,或者在相處并取得對方的信任后(有些甚至在成婚后)將受害人的錢財洗劫一空,然后逃之夭夭。

      5、中獎型詐騙。犯罪分子以買某種香煙、化妝品、家具等商品中獎的方式,使受害人信以為真,然后低價將中獎號碼轉讓給受害人,從而實施詐騙。

      防范策略:

      普通街頭詐騙的類型繁多,變化多端,但騙子行騙基本上都是抓住人們心理上的某種弱點,或以利相誘,或危言聳聽,最終目的就是騙取錢財。廣大市民在平時生活工作中要提高警惕,增強自我防范意識,不要貪圖小便宜,破除迷信思想,相信科學,在與陌生人打交道時,保持應有的清醒,如有涉及財物的情況,更要多加小心,多與家人、朋友商量,慎重處理。


      四、常見的銀行卡詐騙手法:

      騙術一:ATM機旁“熱心人”的調包騙術

      不法分子通常趁持卡人在查詢ATM或取款操作時,先偷窺密碼,然后利用各種手段轉移持卡人注意力,并趁機將事行準備的卡插進ATM插卡口,造成持卡人的銀行卡已退出的假象。持卡人如果不及時核對卡片,則會上當受騙。

      騙術二:自助銀行的“門禁陷阱”

      不法分子通過制作假門禁或是在真門禁中裝載盜錄裝置,當持卡人在門禁上刷卡并輸入密碼時,該設備盜取并儲存銀行卡信息;同時,通過偷窺持卡人交易、在ATM處安裝針孔攝像機或假鍵盤等多種形式盜取密碼。

      騙術三:騙人上套的詐騙短信和電話

      騙子的手法通常是假冒銀行或“銀聯”的名義向持卡人發送短信或打電話,假稱持卡人的銀行卡在某處消費,或卡的信息資料被泄漏,誘騙持卡人撥打虛假短信中指定的電話號碼,從而進一步通過電話誘騙持卡人在 ATM上進行轉賬操作,將存款轉到騙子賬戶上。

      騙術四:“網絡釣魚”騙人上鉤

      “網絡釣魚”是一種網絡詐騙手段,騙子通過偽造合法網站(例如銀行、網上購物網站等)或假冒合法單位名義(如銀行等)發出欺詐郵件,騙取網絡用戶的個人金融信息,進而實施銀行卡詐騙。

      騙術五:“木馬病毒”的“溫柔”入侵

      不法分子在網上發布攜帶“木馬”程序病毒的郵件、圖片、軟件、游戲等,如果網絡用戶的電腦未受到安全措施保護,下載這些文件后有可能被感染“木馬”程序病毒,進而威脅到用戶的個人金融信息及銀行卡資金安全。

      騙術六:非法辦卡中介騙取高額手續費

      非法中介公司以幫助辦理高額度信用卡為名騙取客戶高額手續費后,卷款逃走;或是不法分子截留申請人個人資料及信用卡,實施銀行卡詐騙。

      防范策略:

      銀行卡犯罪種類繁多,手段各異,令人防不勝防,持卡人應注意加強自己銀行卡保管、使用的安全防范。

      1、通過正規渠道申請銀行卡。不能圖一時方便或為取得更高的信用額度而通過其他人或中介機構辦理。建議在申請銀行卡的同時開通短信通知功能,以第一時間了解資金變動情況。

      2、妥善保管銀行卡和信息。銀行卡和身份證應分開存放;不要讓銀行卡脫離視線范圍,更不要輕易將卡交給他人;刷卡消費或取款后,保存好單據或者徹底銷毀,不能隨便丟棄。

      3、安全、正確使用銀行卡。在自助銀行門禁系統刷卡時,注意檔住卡號信息;在ATM機上查詢、取款,要注意機器上是否有多余裝置或攝像頭,密碼鍵盤是否有改裝痕跡或被貼上薄膜,輸入密碼時要快速操作并用身體遮擋;遇到“吞卡”現象不要離開,并立即撥打銀行客服電話。

      4、不要隨便相信中獎等信息。當收到“中獎”、退稅款費、銀行卡消費提示、不明真實的匯款帳號等信息或電話,不要輕易回應,及時到銀行柜臺或通過銀行公布的客服電話查詢。

      5、注意網上銀行的交易安全。使用網上銀行或網上支付時,不要使用不明鏈接或電子郵件提供的銀行網站,一旦發現有不明的支出款項,要立即聯絡發卡銀行。如果缺乏有效的防止網絡病毒軟件,應盡可能減少網上銀行交易。

    [來源:海口網] [作者:李鵬 張振漢 吳春望] [編輯:劉瀚濤]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