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小學生“增效減負”的話題,總是被反復提起。近日,被稱為“史上最嚴”的北京市中小學生減負令正式實施,再次引起??谑忻駥χ行W生“負重”現象的關注。??谑薪逃块T相關人士認為,“成績杠桿”的機制問題不解決,“減負”就難以真正實現。
目前,??谑薪逃芯颗嘤栐籂款^的一項探索中小學生綜合評價機制的研究正在進行,側重引導社會、學校和家長共同建立一套正確的教育觀和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以促進真正實現“增效減負”。
??凇皽p負”曾三令五申
為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北京市日前出臺實施的減負“八項規定”,在中小學生在校學習時間、每日家庭作業量、教輔用書使用管理等方面均作出了明確而嚴格的規定,被稱為“史上最嚴減負令”。而事實上,類似的“減負”措施和規定也曾在??谌钗迳?。
據了解,早在2008年前后,??诰驮贫ǔ雠_過一系列的措施,針對如何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等做出了明確規定,例如“一二年級小學生原則上不留家庭作業”、“三四年級學生每科作業不超過30分鐘”、“不允許組織學生節假日集體補課”等。
2010年10月,海口又正式出臺《關于規范中小學辦學行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意見》,明令嚴禁“以考試成績為標準進行考核、排名和獎懲”,規定“小學、初中和高中學生在校集中學習時間分別不得超過6小時、7小時和8小時;保證每天睡眠時間分別不少于10小時、9小時和8小時;每天在校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小學、初中不得組織統一的文化課考試”、“堅決制止有償家教”等,與北京等地近日出臺實施的“減負令”異曲同工。
擇優錄取成“加壓”杠桿
然而,記者調查發現,??诟髦行W對“減負”規定的執行并不理想,尤其是正在就讀小學六年級、初三等畢業班的學生,不少家長和教師感嘆,升學壓力如影隨形。
12歲的小文就讀??谑械诙咝W六年級,她不僅每天晚上要做家庭作業,午間休息還要騰出至少半個小時來做習題,周末時間則大都在補習班度過。據說,她的班上,至少一半左右的學生都會參加補習班,另外有一些個別的請了家教。
“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是造成升學壓力的重要原因之一?!睋厴I班班主任王潔介紹,在普通公辦學校實施劃片招生的同時,一些民辦優質學校仍在擇優錄取,因此,對于重視教育的學生和家長而言,仍有一定的壓力。
在海口市濱海第九小學,記者了解到,為達到“增效減負”的目的,該校除嚴格執行相關課程標準并實施“限定作業時間”等規定外,還積極開展了教師培訓活動,研究將教學內容整合,以減輕學生的負擔。不過,該校教導處主任吳清鍇向記者坦言,在評價標準沒有多元化,考試成績“指揮棒”仍在發揮決定性作用的情況下,“減負”努力收效甚微。
20日下午,在??谑械诙诵W附近,一些堅持要為孩子報名英語培訓機構的家長們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吧龑W要看成績,許多好學生都在補課,成績不好就更應該補課了。”其中一位家長的話很具代表性。
考核評價體制亟待完善
“學生的壓力并不一定全部來自學校,事實上,更多源自社會和家庭?!焙?谑薪逃芯颗嘤栐焊痹洪L符揚暉介紹,在城區學業負擔較重的孩子身上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家長過于重視教育,卻并不遵循教育規律。
傳統的教育基本上是學校課堂教育,可以稱作是一種狹隘的“教育”觀。而大教育觀則認為,教育是一個多樣的、開放的、綜合的大系統,其特點是:時間長(終身教育)、空間廣(各類教育)、效率高(智能教育)、質量好(未來教育)、內容多(博才教育),以普遍提高國民素質為要領。
符揚暉認為,提倡素質教育的“減負”行動應是孩子們的福音,而??谑邢嚓P規定“明令不行”的主要原因還在于沒有建立完善的考核評價機制。
據悉,??谑薪逃芯颗嘤栐喝涨耙殉闪㈨椖垦芯拷M,專門探索研究如何建立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機制,以引導社會、學校和家長建立起正確的教育觀和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促進真正實現為中小學生學業重擔“減負”。
“‘增效減負’不是簡單的一句話,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相信素質教育才真正對學生、對社會有益。”吳清鍇表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