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海口市十三屆三次會議將于26日開幕,25日,海口市政協委員陸續報到,堵車、停車難、空氣質量等城市發展中帶來的“城市病”,受到政協委員的關注。
空氣質量
為保持海口優良空氣質量,政協委員建議:能否試點開通免費公交
現狀 空氣質量達優天數減少
海口市政協委員廖文川表示,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不斷擴張,生產生活排放總量增加、建筑施工揚塵污染、機動車總量增加尾氣污染等在所難免。當前,海口的空氣質量標準達到一級(優)的天數在逐漸下降,2011年僅264天,優轉良(二級)的空氣天數在逐漸增多。海口應未雨綢繆,早做準備,保住這塊優質生態地,以造福子孫萬代,吸引八方游客。
肖增建委員說,居民小區焚燒樹葉、焚燒裝修廢棄垃圾等現象屢見不鮮。大排檔燒烤油煙彌漫,是主要污染源之一。
建議 強化居委會環保一線監督功能
肖增建委員建議,應強化居委會的環保一線監督功能。環保部門應與居委會密切聯系和合作,置頂監測管理細則,將環保監測責任落實到前沿細節上,包含將一部分監測管理費用連同管理責任一并移交,鼓勵基層參與環保監測。同時,對因責任缺失導致的污染事件給予重罰。環保部門設置舉報網頁、舉報電話。對舉報在第一時間解決落實,并對網絡舉報與電話舉報及時在網上反饋。
建議 加強建筑領域污染控制和治理
廖文川委員建議,應加強汽車尾氣排放控制和治理。出臺鼓勵措施,引導市民出行盡量少開私家車,選擇無排放或少排放碳量的方式出行。結合國家實施汽油升級戰略鼓勵引導市民使用高標號汽油,減少PM2.5污染源。
此外,應加強建筑領域污染控制和治理,建立長效治理機制,加強建筑揚塵治理,加強增能增耗建筑材料生產治理。管理上要做到分片包干,責任到人,各司其責,問責嚴明,以杜絕監管做做樣、走形式現象,保證控污有方,治理到位。全面推行清潔生產。把清潔生產審核作為環保審批、環保驗收的重要內容和核算污染物減排量的重要因素,切實提高全市清潔生產水平。
建議 能否試點開通免費公交線路
覃碧霞委員建議,減少機動車的尾氣排放,政府應通過大力發展公共交通,通過更為優惠的公交價格和多開設公交線路甚至可試點開通免費公交線路,有效、積極引導市民選用公交為主要出行工具。黨政機關作出表率,少開公車,有車族積極響應或多選用綠色出行工具(騎單車等),共同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
教育
海口市政協委員郭建提出縮短教學時間,減輕課業負擔
取消早讀讓學生睡夠
“取消早讀,規定上課時間在8:20,學生到校時間不能早于8點,中午11:50放學,下午2:30上課,下午5:30必須放學,應給學生留下足夠的睡眠時間和鍛煉時間。”如何減輕中小學生負擔,提高綜合素質,引起海口市政協委員郭建的關注。
郭建說,海口教育系統在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方面已經采取了很多措施。但學校在升學率的壓力下,延長教學時間,增加教學課時,隨意取消體育活動或課余活動的情況卻相當普遍。從海口市中小學生目前的身心現狀來看,縮短教學時間,減輕課業負擔刻不容緩。中小學生的過重負擔體現在在校時間過長、作業太多、體育鍛煉時間少、睡眠時間不足等。
“教育應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而忽視綜合素質的提高,必然導致教育的畸形發展。只有讓學生從繁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從事更豐富的文體活動,身心才能得到舒展,視野才會開闊,頭腦才會更加靈活。”郭建認為,學校應扎實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活動,還應成立各種興趣小組,形成日常化、制度化的教育模式,以真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健康的校園文化為先導,以形成濃郁的社會氛圍為目標。
郭建認為,教育主管部門在各種規定出臺后,還應加強引導,定期舉辦全市性的各種比賽,比如海口市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籃球比賽、足球比賽、排球比賽;海口市中小學生器樂大賽;海口市中小學生歌詠比賽、演講比賽、辯論賽、書法比賽;海口市中小學生創新大賽等。通過這些比賽制度化的建立,促使基層學校必須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交通
海口市政協委員建議——小區停車場白天可出租
現狀機動車增長快停車位不足
海口市政協委員吳佩霖表示,目前,海口市的城市交通問題依然十分嚴峻。造成交通擁堵的主要原因是城市機動車數量增長過快、電動車多、道路分布不均衡、停車位嚴重不足、大量路段未設非機動車道或非機動車道窄小、城市交通管理水平低下,紅綠燈配時和相位劃分不合理、掉頭路口設置不科學、公交發展不足等。
建議 建“毛細路網”打通斷頭路
吳佩霖委員認為,改善交通擁堵,不能只注重主路網建設,同時必須加強“毛細路網”建設。要通過增加支路、小路,打通斷頭路,改善小路的交通環境等方式來解決海口市的交通擁堵。
“道路不應該全是為車服務,更要為人服務。”吳佩霖說,城市新道路的規劃改造要改變觀念,不要再以規劃大馬路、大街區的粗放路網為主,而要建造道路密度高、路寬較窄的毛細路網,采用公交導向的開發模式,滿足包括自行車、步行等各種交通方式的需要,而不僅僅是小汽車。
吳佩霖說,建議老城區拆除小區欄桿,打通毛細路網,促進道路“微循環”。對老城區的布局和結構進行重新規劃,拆除圍墻和欄桿,進行統一管理,可以改善居民生活環境和城市形象。開放小區道路,根據路面寬度、周圍環境等具體情況,作為城市公共道路或僅供高峰時段暫時通行的臨時道路,促進城市道路“微循環”,使出行更加方便。
建議 小區停車場白天對外出租
“小區的停車場也可以對外出租,在白天停車位空閑時間允許周邊商業區外來車輛停放,以彌補周邊商業區停車位的不足,對外出租停車位的收入可統一用于小區管理和修繕。”吳佩霖委員認為,將小區重新規劃,優化可用道路、停車場等資源,可以明顯改善道路交通狀況,平衡社會和環境需求,促進城市、社區的發展和可持續性,為居民、經濟以及城市社區賴以生存的大環境帶來利益。
建議 實行停車彈性收費
“目前海口公共道路泊車位實行按時收費制度,管理還存在不盡人意的地方。很多車主不愿意把車停在臨時泊車位上,不能充分利用資源。”謝源博等委員認為,可以在車流量大的城市主要干道提高臨時占道停車的收費標準,使其只能作臨時性停車之用;而在夜間車流量少的時段,比如晚上11點至凌晨6點,則允許車輛免費使用馬路臨時泊車位。通過這種停車彈性收費使道路資源得到有效開發和利用。
謝源博等委員建議,應把臨時泊車位的規劃與道路規劃合二為一,讓道路與停車相配套。根據車流在不同區域、時段的流量和疏密規律,科學合理地進行停車位布點。在一些城市非主干道上,可根據車流量的不同,見縫插針增設公共道路臨時泊車位。(南國都市報記者徐善應)
海口市政協委員關心鳳建議:
公職人員每月當1天義工
“應挖掘現有資源建立一支優質的校長隊伍,建立有效機制激發社會力量促進義務教育優質發展,建議政府35歲以下公職人員每個月必須安排1天時間到學校做義工。”海口市政協委員關心鳳認為,海口應挖掘現有資源促進義務教育優質發展。
關心鳳認為,應創新校長選拔機制,大膽從全市優質學校的副校長、中層領導和省級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和特級教師中,挑選一批能做事、會做事、肯做事的人充實到薄弱學校擔任校長,帶動薄弱學校的優質快速發展。此外,應挖掘現有資源培訓一支優質的教師隊伍。
關心鳳表示,海口市義務教育階段絕大多數學校辦學條件都有待改善,特別是許多城區學校電教設備老化陳舊,大多數教師還是一根粉筆包打天下。在政府財力有限的情況下,可以建立捐資減稅的獎勵機制,鼓勵有條件的企業或個人為學校捐資捐物,改善辦學條件。此外,還可以建立一種長效的義工機制,比如每個月家長到自己的孩子所在學校義務協助工作1至2天,單位照算出勤。政府35歲以下公職人員每個月必須安排1天時間到學校做義工。學校可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和政府公職人員資源開設多樣校本課程,組織多種形式活動,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另一方面,政府、家長和學校三者緊密聯系,形成合力,共同為學生營造一種良好的成長氛圍。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