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12日,記者來到位于揭陽市區西南端梅云鎮湯前村的紫峰寺,一塊白色木牌醒目地掛在門口:“本寺是宗教場所,不是嬰兒院。本寺前所收養的棄嬰都已另行安置,我寺鄭重聲明,忠告個別昧良心的父母和受雇傭代丟嬰兒者,我寺將采取措施,一經抓到證據將追查到底,要求政府嚴辦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廣東一老和尚收養百余殘疾孤兒 苦撐十幾年(圖)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3-01-13 09:26
    ?

    揭陽紫峰寺老和尚釋耀凱從1996年開始,寺里陸續收留了100余名孤兒殘童,目前院里還有56個孩子,其中8個生活無法自理。記者了解到,孩子中還有兩名嬰兒,一個早產嬰,另一個則有癲癇癥狀。圖為寺廟里的阿姨再給寺廟中的齊嬰喂奶。作者:李怡青

      揭陽老和尚收養百余孤殘,默默苦撐十幾年難以為繼,圖為釋耀凱老和尚和孤兒們。 作 者:丁爍

    揭陽老和尚釋耀凱從1996年開始,寺里陸續收留了100余名孤兒殘童,目前院里還有56個孩子,圖為寺廟里孩子們一起嬉鬧。 丁爍攝

    ?

      中新網汕頭1月13日電?作者 李怡青 丁爍 蔡伊伊?12日,記者來到位于揭陽市區西南端梅云鎮湯前村的紫峰寺,一塊白色木牌醒目地掛在門口:“本寺是宗教場所,不是嬰兒院。本寺前所收養的棄嬰都已另行安置,我寺鄭重聲明,忠告個別昧良心的父母和受雇傭代丟嬰兒者,我寺將采取措施,一經抓到證據將追查到底,要求政府嚴辦。”

      寺院里,十幾個孩子們穿著袈裟操著潮汕話朗讀佛經,寺里唯一的僧人釋耀凱正給孩子們上課。他告訴記者,他從1996年開始,寺里陸續收留了100余名孤兒殘童,目前院里還有56個孩子,其中僅4個孩子肢體健全,其余均為殘疾或腦癱兒童,其中8個生活無法自理。記者了解到,孩子中還有兩名嬰兒,一個早產嬰,另一個則有癲癇癥狀。

    ? ? 為養孤兒,釋耀凱每月需開支兩萬多元人民幣,這幾年政府部門組織活動,前后三次共送了2萬5千元給寺里,其余的所有花銷都靠香火錢和善心人士的捐贈。釋耀凱介紹,目前已有25名孤兒送往好心人家寄養,由寺里負擔每人每月400元生活費,外加50斤大米和油等。生活在寺里的還有31名孤兒。由于釋耀凱年老多病,寺里還請了兩個阿姨做幫手。

      佛門大愛難度人間悲劇 成群殘疾孤兒生活悲慘

      吃午飯時間,寺里一位叫“花園姨”的女士帶著記者來到寺廟左側的小屋子,一群孩子則打著飯跟在我們后面。“花園姨”打開小屋子的鐵門,一陣刺鼻難聞的的味道迎面撲來。走進屋內,隨即傳來了一陣陣小孩的恐叫聲,眼前一幕令人心驚七個智障者被放在一個個圍欄里,下面都木板,沒穿褲子。“花園姨”介紹,其中一名已經30歲,其他都是8到17歲的孩子。看到“花園姨”來,他們似乎訓練過,都站起來,開始大喊大叫表示他們肚子餓了。“花園姨”麻利地吩咐跟在我們后面的孩子分工逐一給這幾個智障孩子喂飯。

      “花園姨”告訴記者:“這些孩子有的失明,有的是小兒麻痹癥,有的是腦部腫瘤,有的精神問題,生活根本無法自理,大小便無法自理,平時都是她一個人給他們清洗大小便和衣服。”

      她指著一個關在鐵欄柵的孩子告訴記者,他精神有問題,平時最喜歡趴屋頂,也不知道怎么爬上去的。她經常要爬上竹梯,去屋頂找人。這孩子有幾次摔破頭,摔傷腳。另一位精神有問題的男孩子學了他,也老爬上屋頂,有時還會吃自己糞便,吃自己的衣服,亂砸東西。

      因缺人手,紫峰寺只能安排年紀稍大點的稍微正常的孩子帶年紀小的及生活不能自理的孩子,包括喂他們吃飯。

      寺里有一位17歲的女孩,孩子們都稱她“大姐”。她告訴記者,自己是寺里收養的第一批孤兒,和她一起的第一批孤兒有幾位患小兒麻痹癥,有的已經去世。現在她每天的工作就幫忙照顧寺里年幼的孤兒。她說去過揭陽市區,但還沒去過超市,也沒有去過公園。她領著記者走出房間,記者看到還有一位30多歲智障者穿著袈裟坐在院里吃飯。

    相關鏈接:
    南京農民多年收養35名孤兒 大女兒清華美院在讀
    六旬“最具愛心媽媽”先后收養18孤兒 丈夫癱瘓
    收養殘障孤兒43年 八旬老太書寫人間大愛
    尼姑30年收養24個“尼娃娃” 基本都是棄嬰孤兒
    美國夫婦赴河北廊坊收養6歲殘疾孤兒
    河南蘭考一棄嬰孤兒收養所發生火災 7名孩童死亡
    河南收養所7名孤兒因不能行走火中殞命
    河南蘭考收養所火災7名孤兒均因無法行走遇難
    我國有61.5萬名孤兒 政府僅收養10.9萬人
    我國60萬孤兒政府收養不足11萬 民政部承認存漏洞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李怡青] [編輯:劉瀚濤]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