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江蘇省揚州中學舉行建校110周年慶祝大會,會上展示了江澤民同志為母校的題詞,宣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國家教育部以及省委書記羅志軍、省長李學勇等發來的賀信。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王燕文參加活動,并在講話中充分肯定揚州中學110年辦學取得的成績。(來源:人民網)
?
相關鏈接:
南京長江第四大橋順利通車 江澤民為大橋題字
胡錦濤江澤民等組成十八大主席團常務委員會
李鵬致信祝賀吉林豐滿水電站重建工程開工(圖)
李鵬捐300萬元稿費資助延安大學貧困生
朱镕基之女朱燕來:父親很好 學京劇學二胡很癡迷
《朱镕基答記者問》英文版發行 中文版售130萬冊
教育部部長、黨組書記袁貴仁,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學院顧問委員會委員周小川,證監會主席、學院顧問委員會委員郭樹清,國家開發銀行董事長、學院顧問委員會委員陳元,中投公司董事長、學院顧問委員會委員樓繼偉,中信集團董事長、學院顧問委員會委員常振明,清華大學校長、學院顧問委員會副主席陳吉寧,清華大學黨委書記胡和平,清華大學前校長、學院顧問委員會委員顧秉林,清華大學前校長、學院顧問委員會委員王大中,清華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等參加了會見。
江澤民、李鵬、朱镕基、李瑞環、尉健行、李嵐清,這些都是中國百姓十分熟悉的名字。他們是前任黨和國家領導人,十五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2002年11月中國共產黨十六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順利實現了領導集體的新老交替。(來源:人民網)
江澤民:母校情深同窗誼長。卸任后,江澤民回到了他做過市長、市委書記的上海。他居住的公寓距離母校上海交通大學咫尺之遙,但等到交大學生張鑫在校園里見到這位傳奇學長,已是3年之后的事情了。2006年4月6日,上海交大迎來110周年校慶,巧合的是,此次江澤民造訪母校恰好是第11次。(來源:人民網)
這半年來,他極少公開露面,上一次還是2005年12月在恩師、上海市前市長汪道涵的遺體告別儀式上。圖為江澤民前往上海龍華殯儀館為汪道涵送別。(來源:人民網)
張鑫記得,來交大那天江學長穿了一身西裝,配著一條鮮紅的領帶。在激動地叫出“首長好”后,她又加了一句:“老師好!”江澤民會心地笑了。(來源:人民網)
會場一片笑聲。“我當時幾乎忘了他是一位國家前領導人!”張鑫說。和在任時指導工作不同,江澤民這一次的講話更像是一場師道宣講會。他饒有興趣地講述著“教授”的“教”與“授”的關系。最后他說:“長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換舊人。”(來源:人民網)
還在2004年10月,江澤民在上海的家中就曾對老同學余力教授說:退休后不想別的事,想在學校里任教,也在做著準備工作。(來源:人民網)
2004年底,江澤民約了舊日同窗余力相聚。聚會那天,余力教授剛進大門,江澤民就迎上來說,“正讀《師說》,就來了個教授,要好好地探討一下。”這次同窗小聚,從上午一直持續到下午。江澤民還將當日的讀書筆記贈予老同學。(來源:人民網)
余力的夫人彭安記得,江澤民那天穿著黑色西服,還是熟悉的黑框眼鏡。整個談話都在書房旁邊的小會客廳里進行。能望見花園的會客廳陳設簡單,僅兩排沙發、一個茶幾,對于地毯,余力覺得“太軟了,踩上去不得力”。(來源:人民網)
書房里的書并不多,簡單而素雅,彭安看見桌上滿是古籍,此時的江澤民正翻閱到韓愈《師說》。(來源:人民網)
《江澤民傳》的作者庫恩曾評價,退休后的江澤民,如果要保持自己的發言權,用不著演講和著書立說,只須輕輕拿起電話筒即可。但做過中國“最大的官”的江澤民自己卻說,“我現在是無官一身輕。”(來源:人民網)
雖然頭發稀疏了些,但依然烏黑,整齊地向后梳著,看起來精神矍鑠,體重也減輕了一些。“比我年輕的人皺紋都比我多。”江澤民說。他的老同學認為,這些應歸功于游泳健身的時間多了。(來源:人民網)
2005年的“五一”長假,在杭州西湖邊,游客意外地遇見了卸任后的國家主席,一路掌聲。(來源:人民網)
浙江省的一位官員說,“江澤民很喜歡西湖,每年都要游覽兩三次。”不過每次游覽只安排極少數官員陪同,務求低調。(來源:人民網)
養生之道,也是當日同窗聚會相聊甚歡的話題,余力將自己自創的養生歌《我要笑》唱給老同學聽,“我要笑,我愛笑,我也喜歡笑,笑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笑個痛快吧,不要苦著面孔,不要皺著眉頭……”江澤民則靜心記錄,頻頻頷首。(來源:人民網)
李鵬:日記人生三峽夢圓。李鵬從2004年到2006年,出版了《眾志繪宏圖——李鵬三峽日記》、《起步到發展——李鵬核電日記》、《電力要先行——李鵬電力日記》、《立法與監督——李鵬人大日記》等4部日記體回憶著作。無疑,這些著作將為后人研究相關問題提供大量第一手資料。(來源:人民網)
《眾志繪宏圖——李鵬三峽日記》被認為是中國總理的第一本專題性回憶錄。李鵬在黨和國家一線領導崗位工作時,關于他的身世,外界大都不了解,現在,他的個人經歷開始通過其寫作為外人所知。(來源:人民網)
當時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任弼時正在蘇聯養病,留學生們派代表向他請示。任弼時說:“你們的專業由你們自己選擇,但不要選擇學政治,應該選擇工科或經濟。”之后,李鵬和其他幾位同學選擇了水力發電專業。這一專業一直影響了他的一生。(來源:人民網)
“我當時擔任國務院副總理、三峽工程籌備領導小組組長。小平同志聽完我的匯報后指出:‘三峽是特大的工程項目,要考慮長遠利益,我們應該為子孫后代留下一些好的東西。’‘低壩方案不好,中壩方案是好方案,從現在即可著手進行。’”(來源:人民網)
當談到三峽移民要實行開發性移民方針時,小平說,“現在的移民方針對頭了”,針對李鵬自己提出的“正在考慮成立三峽行政區,用行政力量來支持三峽建設,做好移民工作”時,小平講,“可以考慮把四川分成兩個省,一個以重慶為中心,一個以成都為中心。”(來源:人民網)
據報道,這位編輯曾到家中拜訪已經退休的李鵬。他回憶,“他非常的聰明,記憶力非常好。有些地方他在日記中只記了一句話,我們向他詢問當時的具體情況,他能很快想起來那天誰出席了會議,誰說了些什么,一些細節都記得很清楚。”趙之援說,“他今年77歲了,但是對電腦很熟悉,還用數碼相機給我們照相,然后傳到計算機上,再打印出來,很熟練。”(來源:人民網)
“李鵬有一個特點,就是堅持記日記,如果今天太晚了沒時間寫,過一兩天也要補上。他是個很勤奮的人。”該書的另一名責任編輯呂仙對記者說。(來源:人民網)
“國外卸任高層出書往往出于經濟利益。”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楊炳章說。而李鵬和李瑞環、李嵐清等黨和國家前任領導人,都不約而同地將稿費捐出來。李鵬一次性將300萬元捐給了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來源:人民網)
至于題詞,歐陽鶴每每受人之托,延請朱镕基動筆,每每落空,“即便是一些比較重要的題詞,比如湖南方面為紀念黃興出了本《黃興傳》請他題寫書名,也沒成功。”迄今為止極少的破例,除了任上在國家會計學院的題詞“不做假帳”外,便是退休后實在推不掉親戚的請求才動筆。(來源:人民網)
?
相關鏈接:
南京長江第四大橋順利通車 江澤民為大橋題字
胡錦濤江澤民等組成十八大主席團常務委員會
李鵬致信祝賀吉林豐滿水電站重建工程開工(圖)
李鵬捐300萬元稿費資助延安大學貧困生
朱镕基之女朱燕來:父親很好 學京劇學二胡很癡迷
《朱镕基答記者問》英文版發行 中文版售130萬冊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