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2月22日消息“我們船上裝有北斗衛星導航通信系統,漁船出險可隨時報警,在海上還能收聽省海洋預報臺的三沙海洋環境預報,這樣,我們出海捕魚就有了安全保障。”瓊海潭門鎮漁民史克雄如是說。這是我省加強海洋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一個縮影。我省海洋觀測監測、預報應急、海上船舶安全保障等海洋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日趨完善,為海洋經濟發展提供支撐。
省海洋與漁業廳有關負責人稱,加強海洋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目的是便民、利民,更好地服務海洋經濟發展。
海洋預報是漁民出海捕撈必不可少的氣象信息。從今年6月9日起,省海洋預報臺增加了西沙永興島、中沙黃巖島和南沙永暑礁3個島礁的海洋環境預報,提升了南海海洋環境預報精確度,為海上交通、漁民海上作業等海上活動提供更精細的安全保障服務。
今年7月25日起,省海洋預報臺通過“海南省海洋防災減災信息服務網”,正式對外發布我省著名旅游區未來24小時海洋環境預報。預報內容包括該旅游區海域的潮汐預報、水溫、浪高以及游泳適宜度等。這是我省首次為著名濱海旅游區提供有針對性的海況信息服務,此舉不僅為省內外游客出游提供參考,同時也是精細化海洋預報工作的一次有益嘗試。
目前,我省建立了覆蓋全省的海洋環境監測網絡,沿海市縣建立了海洋環境監測站,配置了海洋環境現場監控、監測設備,積極開展海洋災害、海洋環境等監視監測與預報,及時發布各類海洋環境監測通報和海洋環境質量狀況公報等公益服務。
另據了解,為加強海洋災害信息發布工作,提高預警報能力,去年省海洋與漁業廳投入450萬元,建設海洋災害信息預警報發布系統和海洋漁業生產安全環境服務保障系統。逐步改變以往大海域、粗線條的覆蓋式預報,為海上漁船提供小區域、精細化預報工作,提高漁船風險規避能力。目前,系統建設初具雛形,主要內容包括:海洋災害預警報文字、圖片產品制作系統、影視制作系統、中心網站發布系統、傳真發布系統、短信息發布系統、廣播、電視發布系統、重點港口海濱浴場LED屏顯示系統。
近兩年來,我省實施海洋漁業安全生產北斗星通工程,為漁民海上安全生產上了一道保險鎖。工程總投資8000多萬元,其中,政府出資90%、漁民出10%,全省共有6000多艘大中型漁船安裝了北斗漁船監控終端,該系統對保障漁民海上安全生產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兩年來,漁業主管部門利用北斗監控平臺成功指揮救助12起,救助遇險漁船9艘,漁民36人,游客6人,危重病人3人,避免涉外事件6起。
“漁船有了北斗星通,我們漁民赴三沙捕魚就更安全了?!迸R高利時合作社社長林海深說。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