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酒鬼酒之后,貴州茅臺也卷入了塑化劑風波。昨天,茅臺集團召開媒體見面會,茅臺董事長袁仁國會上稱,白酒塑化劑問題被人為放大。
“瘋子才給白酒添塑化劑”
茅臺名譽董事長季克良、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董秘樊寧屏、總工程師王莉、中國白酒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馬勇、中國釀酒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琦等昨日出席了媒體見面會。
會上,就消費者“水晶皇”送檢茅臺一事,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表示,首先要感謝“水晶皇”為白酒行業提了個醒,這一舉動會促進白酒行業的良性健康發展。
袁仁國表示,食品中的塑化劑不是一個問題,是制造出來的問題。“塑化劑本來不是問題,有人想利用大眾對食品安全的重視和關切心理,把一個不是問題的問題,利用和放大食品安全問題,制造公眾恐慌,打擊白酒行業,損害投資者利益,從中牟利。”
有“茅臺集團靈魂人物”之稱的茅臺集團名譽董事長季克良,會上把矛頭指向衛生部551號函:它是一個函,不是一個正式發布的標準。這個函是很粗線條的參考,把不同的產品用一個數值限定本身是不科學的。
季克良表示,外界質疑茅臺塑化劑超標讓他“非常痛心”。“我做白酒幾十年,生產工藝我最熟悉。只有瘋子才會給白酒添塑化劑!”
未回應“批次不同”質疑
茅臺塑化劑事件爆發以來,社會上出現了多個版本的茅臺送檢報告。
9日,名叫“水晶皇”的消費者出具的檢測報告顯示,送檢茅臺含有塑化劑DEHP殘留量為3.3mg/L,而在衛生部551號函中,這一物質的最大殘留量為1.5mg/kg。
10日,茅臺公司發布自送產品至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貴州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上海天祥質量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三家權威檢測機構檢測報告,文件顯示部分茅臺酒被檢出含微量塑化劑DEHP,含量低于衛生部551號函中標準,另外多種塑化劑未檢出。
不過,茅臺送檢的產品為今年7月到11月間生產,而消費者“水晶皇”送檢的是今年5月的產品,并不是同一批次產品。對于這一問題,昨日多位業內人士指出,這種情況確實欠缺“說服力”。同時,呼吁茅臺應將“水晶皇”送檢的同批次產品進行送檢。
對此,昨日茅臺總工程師王莉表示,“我們對這個時間的問題都沒有過多的注意。我解釋一下,我們分別送檢北京和上海,這些樣品都來自于北京和上海直營公司,就是在市場上抽檢的樣品,目前我們市場上主要是8月份以后的產品。”
而對于“水晶皇”送檢公布的指標和茅臺公布送檢指標存在差異,袁仁國表示,大家應該相信權威部門的檢測結果,不要無端懷疑和恐慌。
白酒的塑化劑本來不是問題,有人想利用大眾對食品安全的重視和關切的心理,把一個不是問題的問題,利用和放大食品安全問題,制造公眾恐慌,打擊中國的白酒行業,損害投資者利益,從中牟利。
對‘水晶皇’,我首先要感謝他,是他給我們中國白酒行業提了個醒,而且使我們白酒行業會更加注重食品安全和產品質量,更好地促進我們白酒行業的發展。但是我也想提醒這個人,中國白酒行業有幾千年悠久歷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不會因一個事件而停止或者消亡。
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
去年衛生部551號函,它是一個函,不是一個正式發布的標準。衛生部這個函是很粗線條的參考,他把不同的產品用一個數值限定本身是不科學的,或者科學上是有局限的。
人類幾百萬年進化到今天,那么多物種都滅絕了,想想人類有多大的適應環境、改造環境的能力,我們所謂的排毒、解毒能力實際上是非常強大的。其實我們沒必要對自己那么沒有自信,我們生活在各種有毒有害的物質中,基本上都應付掉了。
實際上現在塑化劑所謂有一些安全性方面的闡述,全來自于老鼠的數據。比如DEHP會造成什么損害?大于每公斤體重5毫克每天這樣一個數量的情況下,它可以出現睪丸的萎縮,生殖細胞的減速等。
茅臺集團名譽董事長季克良
相關
兩大協會力挺茅臺
中酒協稱茅臺產品全部符合食品規定;中食協稱不應以塑化劑多少對茅臺質量做出判斷
新京報訊(記者李靜)在昨日茅臺召開的媒體見面會上,中國釀酒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琦表示,茅臺酒產品全部符合國家食品規定,“酒協此前關于國內白酒產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劑”的報告存在文字錯誤。
中酒協“改口”
此前,酒鬼酒塑化劑問題被曝光時,中酒協曾于11月19日發布聲明表示,通過其對全國白酒產品大量全面的測定,白酒產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劑成分,最高2.32 mg/kg,最低0.495 mg/kg,平均0.537 mg/kg。其中高檔白酒含量較高,低檔白酒含量較低。
王琦昨日表示,經過抽檢和調查,中國釀酒工業協會的確發現了國內成品酒里面有塑化劑。但是塑化劑不是人為添加的。塑化劑的來源是塑料管道和塑料容器里遷移過來的。“既然知道了塑化劑的來源在塑料管道和塑料容器里,它的多少就應該跟在塑料管道和容器里停留時間的多少和頻次有關系。跟我們高檔酒、低檔酒的多少毫無關系,這是在處理文件過程中的失誤。”
同時,他指出,目前調查數據來源還有局限性的,當初得出的結論應該還是有風險的。
王琦稱,部分媒體沒有看全酒協關于白酒塑化劑的調查報告,再加上報告本身的文字錯誤,給行業帶來負面輿論影響。實際上,中酒協此前報告已經寫明經過國內白酒企業的自查和改變,國內白酒產品符合國家的規定。
“含塑不表示會危害人體”
塑化劑究竟為何物,是否會對人體產生影響?中國食品協會的副秘書長馬勇昨日在發布會上表示,塑化劑是人工合成的一種有機化合物,在許多食品甚至我們身邊很多事物當中都是存在的。含有塑化劑并不表示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也不應該以塑化劑多少對茅臺酒以及其他白酒的質量做出判斷。
王琦指出,目前全球對于塑化劑是沒有非常嚴格的標準,衛生部去年出臺的551號函也是針對臺灣的飲料塑化劑事件所做出的臨時限量,而不是嚴格的標準。
昨日,有業內人士指出,國內的行業協會,普遍上是企業的“娘家”,行業內大的企業一般都是協會的會員,每年都要繳納一定數額的“會費”,出了事情,協會自然要力挺企業了。
?
相關鏈接:
一箱假茅臺賣600元 海口工商部門介入調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