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1月21日消息(記者 蘇桂除 攝影報道)近日,家住三亞市鳳凰鎮的市民向海口網記者反映,離三亞市區僅數公里之遙的鳳凰鎮農貿市場,銷售的豬肉大部分未經檢疫,更令人不解的是,位于該鎮一魚塘邊上的一處私宰點搖身一變成“定點屠宰點”,三亞動檢人員竟然給這個未經省商務廳統一規劃布點的私宰點進行檢疫、蓋章。記者在隨后的調查中發現,三亞動檢人檢疫員對該“定點屠宰點”肉類檢疫存“走過場”之嫌,食品安全存隱患,盼三亞市相關職能部門加強監管責任。
暗訪:鳳凰鎮農貿市場生豬大部分未檢疫
近日,根據鳳凰鎮居民的情況反映,記者于凌晨5點至6點在鳳凰鎮農貿市場上出售的生豬肉進行實地暗訪。
當天凌晨5點多,記者來到鳳凰鎮新農貿市場時,不斷有三輪摩托車從四面八方將殺好的生豬運到市場肉類攤上,記者隨后走上該市場二十多個肉攤上查看后發現,這些送過來的生豬肉沒有一頭蓋有動檢部門的檢疫合格印章,直至記者于當天上午7點多離開現場,私宰肉依然在市場上擺賣。
“這些生豬都是從鳳凰鎮周邊的私宰點上送過來的,不可能經過檢疫的。”據知情人介紹,該市場上銷售的生豬肉大部分是私宰肉,有關職能部門曾經也查過,但是遭遇肉販子的集體“罷市”之后,相關執法隨即停止,私宰肉每天依舊送過來銷售。
居住在該市場附近的市民張先生告訴記者,明明知道這個市場上銷售的生豬肉是私宰肉,但也沒有辦法,也得買來吃。張先生說,這個菜市場銷售的豬肉不僅供應鳳凰鎮居民,還供應座落在鳳凰鎮周邊的星級酒店等。
?
怪事:私宰點搖身變“定點屠宰點”
根據該鎮上市民的說法,記者順著送肉三輪摩托車的行駛路線,對鳳凰鎮周邊的幾處私宰點挨個探訪,發現正如市民們所說,該鎮上存在多個生豬私宰窩點,他們將殺好的生豬直接拉到這個市場年銷售,而且一個私宰窩點一個晚上至少可以殺一二頭生豬供應到市場。
在這幾處生豬屠宰點中,一處位于鳳凰鎮政府大門對面公路內進至一處魚塘上的屠宰點出現的現象更令人不解:這處簡陋的作坊竟然有三亞動檢人員前來給宰殺好的生豬進行檢驗檢疫,按國家相關規定,生豬屠宰實行的是統一規劃布點、授牌并經檢查合格后才能進行“定點屠宰”,而該簡陋作坊從硬件上看也不符合國家及省商務廳的相關定點屠宰要求。
11月21日上午11點多,記者在這個臭氣連連的屠宰點上發現,有數頭活生豬關在籠子里,幾名男子在另一側宰殺生豬。記者試圖向該作坊主了解屠宰點情況時,一名自稱該作坊負責人的男子向記者表示,他們的這個屠宰點是政府允許而且有動檢人員對肉類進行檢疫的。
然而,記者在現場觀察了約半小時,也沒有看到動檢人員過來對宰殺好的生豬進行檢疫,而在這過程中,一頭從旁邊豬籠內抓出來,并經脫毛、開肚到送上三輪車的生豬,在未經檢疫的情況下,豬肉直接送往市場銷售。
隨后,這名男子稱檢疫人員外出喝茶去了,他立即打電話叫他們回來。記者在現場等了約二十分鐘也沒看到動檢人員過來,并驅車準備離開出路口時,看到兩名身著三亞市動物檢疫制服的工作人員正騎著一輛摩托車趕過來。
動檢:這個屠宰點是“政府充可的”
當記者問及該私宰作坊是經過省商務廳統一規劃布點時,三亞市動檢所工作人員陳友富向記者表示,因為鳳凰鎮菜市場的肉販們經常罷市,在相關部門打擊鳳凰鎮私宰未見成效下,三亞市政府考慮到鳳凰鎮及周邊居民吃肉的問題,才于今年8月17設這個簡陋生豬屠宰作坊的,日宰殺生豬30頭左右,“領導叫我們過來檢疫我們就過來檢疫了”。
如果是政府同意設立的屠宰點,為何生豬在沒有經過檢疫的情況下就銷往市場?對此,陳友富向記者表示,他們每天從凌晨2點多一直在現場檢疫到上午,太累了,“中間回去休息了一下”。
記者在采訪中注意到,根據國務院《生豬屠宰管理條例》規定,國家實行生豬定點屠宰、集中檢疫制度,未經定點,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生豬屠宰活動。生豬定點屠宰廠(場)的設置規劃,需經征求省商務主管部門的意見確定,并頒發生豬定點屠宰證書和生豬定點屠宰標志牌。依照該《條例》的相關規定,這家簡陋的私宰作坊并不具備“定點屠宰”資格,相關執法部門的上門檢疫更令人不解。
三亞作為海南國際旅游島的重要旅游城市,肉類等食品安全工作顯得尤其重要而緊迫。針對三亞市生豬私屠濫宰問題,今年8月,海南省商務廳曾給三亞市政府致函稱,三亞市全市大大小小的私宰點26個,每日私宰量大約在200頭左右,占全市定點屠宰量的三分之一,私宰肉主要集中銷售在鳳凰鎮新農貿市場等,有些直接進入了餐飲酒店和集體食堂。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